近蓄东谿水,悠悠起渌波。彩鸳留不去,芳草日应多。
夹岸生奇筱,缘岩覆女萝。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东谿。唐代。李德裕。 近蓄东谿水,悠悠起渌波。彩鸳留不去,芳草日应多。夹岸生奇筱,缘岩覆女萝。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借书柬衡甫。清代。许传霈。 针线压女红,斧锥资匠斲。器利善事先,至理通乎学。讲学在群书,梯航与辘轴。舍此旧迹寻,歧途迷踯躅。嗟我少失学,父书未能读。缥缃飘劫灰,湖海走尘俗。几处拥书城,心羡涎流角。饷贫慨以慷,驱饥常缚束。堪叹楮叶成,已尽易饘粥。异书识纤微,天花眩眼目。牛充梁栋高,蠡测山渊伏。一知半解时,岁月逾匆促。三来苕霅间,游忆髫龄熟。桂堂许重登,天香犹馥郁。施子真儒官,今雨旧雨续。得钱便买书,插架签盈屋。问难并析疑,取求快所欲。帘燕静不嗔,河鼠饮满腹。回首二十年,趋庭训闻独。阶砌每徘徊,梦魂应来复。袖卷晚归来,少年补未足。荒草辟山蹊,暗室明椽烛。故地逢故交,天与孤儿福。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 官梅。明代。王夫之。 碧干扶疏间古槐,晨衙画鼓隔檐催。迎春初进缠红仗,一日偷闲得看来。
林敬之挽词。宋代。叶适。 杂遝新河市,酸寒处士庐。甘辞鲁穆馈,独著孟轲书。篱坏从儿补,禾荒付客锄。永嘉新有志,莫遣姓名疎。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有此作。唐代。张九龄。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