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相逢汾一曲,新诗历落鸣寒玉。悬瓮山前百道泉,台骀祠下千章木。
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
雨中送申公子涵光。清代。顾炎武。 十载相逢汾一曲,新诗历落鸣寒玉。悬瓮山前百道泉,台骀祠下千章木。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诗 其三十。唐代。拾得。 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
高阳台·残雪。清代。夏孙桐。 冰藓迟苏,凇柯尚晕,微茫霁色林端。耐得销凝,封条曾见春前。琼楼陈迹浑如梦,伴斜阳、身世都寒。只星星、吹上繁枝,许恋东阑。閒中惆怅年华换,正卧袁门掩,访戴舟还。事远孤鸿,惊心爪印重看。一般兼尘土,胜杨花、飘荡随烟。更催人、霜缕盈梳,相对阑珊。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十四 升面缚。明代。胡应麟。 升面缚,出成都。母子哑哑啼路途。父旻玉珍一目枯。贪饕乱亡起雄图。不久身殉留遗孤。大明区寓至化敷。屡使遣谕如追逋。犷兵悍将骄相扶。骄相扶,守瞿塘。帝命颍国公东瓯王。伐山通道开战场。直捣阶文溃腹心,腹心溃,肝胆亡。母子舆榇大道旁。升也肉袒仍牵羊。侯以归义戒杀降。高皇帝德洪虞唐。唐高宋武如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