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残红,西山冷翠,一舟怎去温存。自江郎赋别,此恨算重论。
望烽火、乡关照澈,酒旗歌扇,消歇芳尊。已全家儿女,片帆来挂荆门。
自来俊赏,总牵缠、哀感余根。把白练裙题,紫罗囊佩,并与销魂。
寂寞鸥波门馆,花无主、蝶梦黄昏。有溪流和泪,潺湲都到江村。
扬州慢。近现代。陈衍。 南浦残红,西山冷翠,一舟怎去温存。自江郎赋别,此恨算重论。望烽火、乡关照澈,酒旗歌扇,消歇芳尊。已全家儿女,片帆来挂荆门。自来俊赏,总牵缠、哀感余根。把白练裙题,紫罗囊佩,并与销魂。寂寞鸥波门馆,花无主、蝶梦黄昏。有溪流和泪,潺湲都到江村。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
陈衍。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乙卯重九。宋代。陆游。 九日村醅熟,逢迎不用呼。樽前狂起舞,陌上醉相扶。残发新霜白,衰颜落叶枯。明年何足问,且复插茱萸。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 雨。金朝。李俊民。 晚有来苏意,忧深望岁人。一犁虽美满,犹恨不当春。
张良。明代。何景明。 子房号人杰,像貌非魁伟。报韩志已成,翊汉功亦美。出奇掉三寸,决胜在千里。一遇黄石公,还从赤松子。
和叶枢相送芍药二首 其二。宋代。胡澄。 鶗鴂一声春已归,蝶蜂无计恋花时。笔头挽得春光住,却是先生芍药诗。
小园即事。明代。李东阳。 过雨东园暮,畦蔬架已瓜。分甘到僮仆,沾润与邻家。学圃非吾事,忧时且岁华。有怀成独坐,欹侧岸乌纱。
李哥行。明代。管讷。 霸州李哥年十五,出身本是娼家女。誓死愿作良人妻,不愿随时学歌舞。白头阿㜷不见容,籍我花名入官府。季哥有志不得酬,终夜号咷泪如雨。儿今未免从母命,母也须当听儿语。净洗容颜不食荤,一钗一裙只荆苧。唱歌得钱赡阿㜷,此身不敢辞辛苦。东城酒楼花满烟,五陵公子罗尊俎。众中一少忽相嘲,李哥出门气如虎。益津县监轻薄儿,不惜黄金买同处。阿㜷贪金不顾儿,暝地甘言密相许。县监夜半排闼入,李哥拒之闭其户。大言痛詈汝监邑,汝何不知民父母。手操白刃不容狎,县监惭惶走无所。霸州太守闻且惊,吾州此女深可取。有子读书举秀才,年逾弱冠未婚娶。通媒六礼议成姻,一州欢传得贞妇。后来贼兵犯霸州,李哥与夫遭贼虏。贼见李哥好颜色,但言杀夫不杀汝。李哥得言即誓死,与夫同死河之浒。乌乎李哥节义俱,赫赫声名振今古。我今闻之多慨慷,激烈悲风起林莽。他年观我李哥行,贼子奸臣面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