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冬夜独坐十叠韵 其八。近现代。陈仁德。 歌管楼台一晌欢,灯残风静夜将阑。或疑公仆花心动,怕惹佳人醋意酸。往昔高谈廉政易,此时婉拒盛情难。宜乎醉眼看红粉,恍若婵娟在广寒。
挽仁山杨先生。宋代。蒲寿宬。 滴尽艰难泪,肝肠铁似顽。忍教师道绝,还向我翁潸。命也吾何憾,天乎识固悭。平生修洁意,千载此西山。
移官新疆和陆渔笙学使送别韵。清代。魏光焘。 嘉峪山头古关上,六年两度记同游。天然万里中西界,独立三边缥缈楼。莽莽河山春入画,悠悠秦汉岁如流。重来驻马登高望,一带长城系远愁。
相见欢 次韵和钝剑。近现代。傅熊湘。 幽愁诉与谁同。小园中。耐得花开愁雨又愁风。春虽去。教鹃语。莫匆匆。多少残英犹恋夕阳红。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三。明代。徐淮。 沿溪探芳杜,香气袭我衣。贪得不知厌,竟踏明月归。空堂烧短烛,馀情付清徽。曲罢发长叹,此意识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