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
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
客行。唐代。唐求。 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古镜。清代。方正瑗。 土花点点上青螺,珠匣尘封委绿莎。绝代应怜颜色少,六宫曾识旧人多。月沈碧海秋无影,云暗沧江水不波。一照尚能愁鬼魅,双盘龙气未消磨。
访衍上人不值次壁间韵。元代。徐贲。 僧院深无地,清幽慰客心。众山同晚色,孤墅肃秋阴。托兴诗频赋,论情酒罢斟。开帘知树杪,过竹是溪浔。云静明遥望,猿哀续短吟。秋风空返棹,偶此记登临。
天将大任未容闲,清峭依然御史颜。谢客能吟练江句,谪仙不厌敬亭山。
双溪风月壶觞里,叠嶂烟霞几案间。天下苍生望公起,归辕行见郡人攀。
过宛陵陪汪枢密登双溪阁叠嶂楼游高斋望敬亭山诵谢元晖李太白诗用枢公游齐山韵。宋代。王十朋。 天将大任未容闲,清峭依然御史颜。谢客能吟练江句,谪仙不厌敬亭山。双溪风月壶觞里,叠嶂烟霞几案间。天下苍生望公起,归辕行见郡人攀。
谢南康张少府惠带。元代。胡奎。 南康少府休官日,三径黄花有佳色。寄来束带水犀文,令我腰围较宽窄。乌纱高帽白苧衣,系来稚子道相宜。入手御炉烟气重,知卿来自凤凰池。我亦平生爱疏散,可恨与卿相见晚。秋来消瘦苦耽诗,一日几回移带眼。湖鱼白白湖蟹肥,禾黍满田黄雀飞。秋水野航三十里,停云西望思依依。
幽居四咏 其四 鹤舞。明代。邵宝。 误向丹邱共羽流,多情今得此亭幽。长鸣似与高人语,屡舞谁于醉客求。风羽九逵能抗晚,野心万里欲横秋。试将衣袖閒招引,转尽花阴意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