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南湖彩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
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鹧鸪天。宋代。晁补之。 欲上南湖彩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题何仙姑祠。明代。王思谏。 一镜水泉漱玉凉,炼成云母夜生光。壶中自是烟霞变,井底谁知日月长。冷浸银河涵碧落,潜通地脉入沧浪。玉人环佩知何处,千载犹闻药石香。
陈景升顷遗余化度寺碑甚佳阙后三行归自龙溪。宋代。刘克庄。 端平曾叹阙三行,淳祐重来为补亡。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
自青诗 其八。明代。王世贞。 小道可观,致远则非。从臾如流,狂张若驰。嶭彼乔山,蹇拟陟之。爚彼烈炎,徒思炙之。
将至徽川道中花。宋代。李弥逊。 平生爱山老山间,行山怕尽去复还。兹游深入众山囿,一日看尽平生山。颇闻黄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颜。端如啖蔗及佳境,快意不复嘲天悭。我生目力固有限,应接不暇愁跻攀。要令你次洞表里,扫尽礧块罗烟鬟。
题北禅寺用前韵。南北朝。王寂。 绀宇峥嵘枕膴原,相承祖印出云门。层檐蛛网围沙界,杰榜金书照粉垣。香火胜缘通四众,华灯珍供走诸村。神光泼眼旃檀像,想见天魔落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