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见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闲。
寒冲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缬斑。
怜君与我自同调,久渫不食犹寒泉。
功名栎社直寄耳,颜色不同谁后先。
黑牛白犊未渠怪,物理傥自相回旋。
爱君此语亦不出,胜处紫芝眉宇间。
饮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谁班。
凝祥池上旧游处,海棠亦恐非昔年。
春波一眼诗句好,两腋尚觉风翩翩。
投闲方辔政可勉,何用不饮空三叹。
次韵和文潜暮春即事。宋代。晁补之。 南归见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闲。寒冲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缬斑。怜君与我自同调,久渫不食犹寒泉。功名栎社直寄耳,颜色不同谁后先。黑牛白犊未渠怪,物理傥自相回旋。爱君此语亦不出,胜处紫芝眉宇间。饮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谁班。凝祥池上旧游处,海棠亦恐非昔年。春波一眼诗句好,两腋尚觉风翩翩。投闲方辔政可勉,何用不饮空三叹。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白马篇。元代。胡奎。 房星夜坠秋河碧,夭矫雄姿龙八尺。何年飞下九重天,自□人间骑不得。置之天上白玉阑,长鸣直欲趋天关。瑶池碧桃千万片,回风吹雪春斑斑。不学开元照夜白,西入褒斜走荆棘。愿逐轩辕凌紫霞,远游常在太清家。
述怀。宋代。王璲。 三十未得志,栖栖无所投。空持五经笥,不遂一身谋。土蚀张华剑,尘生苏子裘。何如觅归计,负郭有田畴。
邵伯埭路中。宋代。吕本中。 行前蒲柳后鸥鸟,乃似白沙之旧居。忽见云天有新语,不知风雨对残书。往来河树几倾盖,上下江船如贯鱼。更与河山结香火,夜窗重枉故人车。
题陆太守瞿塘日暮图。明代。王恭。 白帝城头乌欲栖,瞿塘峡里暝猿啼。山通剑门峨眉远,水落荆门郢树低。公孙旧业知何处,十二危滩虎须怒。雁飞愁度百劳关,行人畏到三巴路。绝壁连峰马道赊,石林残照几人家。垂萝夹岸迷天影,午夜沧波逗月华。巫阳缥缈望中开,行雨行云尚有台。山花不省襄王梦,野鸟何知宋玉怀。岷江一道向西来,蜀客帆樯逦迤回。洪涛有时不可下,滟滪当头大如马。纷纷世路羊肠曲,岂独瞿塘骇心目。尽知险处重周防,谁肯安流虑倾覆。使君高谊轻常调,吏散披图但长笑。明朝身到五云端,下见瞿塘一杯小。
客来听履上云阶,百尺苍藤络断崖。古井千年龙上卧,层邱一曲虎为侪。
乍惊河汉悬谈舌,便觉风云入壮怀。小雨随车真有意,待催诗板挂高斋。
与季万郎中陪景思少卿游虎邱景思季万皆有诗某依韵和呈 次景思少卿韵。宋代。孙觌。 客来听履上云阶,百尺苍藤络断崖。古井千年龙上卧,层邱一曲虎为侪。乍惊河汉悬谈舌,便觉风云入壮怀。小雨随车真有意,待催诗板挂高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