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
了却江湖原力,切须早早归来。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宋代。李曾伯。 方藉名山作主,胡然旧席重开。了却江湖原力,切须早早归来。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游禹庙。宋代。陈起。 何期来此地,重谒告成祠。菲饮泉堪酌,桐棺事莫知。蟾分丹桂影,龙矫老松枝。拂石寻遗字,苔荒大业碑。
赠郭子 其二。明代。申佳允。 策蹇成孤往,吟魂逐夜赊。平生犹雪意,消息此梅花。贼起兵为路,身閒客是家。寒云迷去眼,翘首葛山遐。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代。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北通州道中。清代。邵济儒。 路出通州道,途中景色真。枯杨空半腹,高塔露全身。顿老秋前草,时飞雨后尘。壮游殊未已,憔悴苦吟人。长安犹未到,南北早途分。行色仓皇走,车声历落闻。近村多古木,沿路半荒坟。雁字书空未,飘飘意不群。荒凉沙漠地,难入画中诗。野店泥为屋,新茔树作篱。天低云作态,山瘦石争奇。解闷狂题句,车中得意时。欲揽皇都胜,缁尘渐浣衣。途长惟马健,地广觉村稀。边境风霜冷,胡天苜蓿肥。四千悲客路,才出已思归。京城遥望见,暮色渐苍茫。树老风声劲,沙多日色黄。客愁增异地,旅况入诗囊。一样关河景,此乡殊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