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
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
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斋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巽堂。宋代。苏辙。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送剡县陈永秩满归越。唐代。方干。 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
送极上人归永嘉。宋代。释文珦。 心忆东嘉郡,残年别上都。住房抛疏钞,归囊带瓶盂。劚冻江船涩,侵星野饭孤。高堂见慈母,惊怪长髭须。
饯谢文学诗。南北朝。萧琛。 执手无还顾,别渚有西东。荆吴眇何际,烟波千里通。春笋方解箨,弱柳向低风。相思将安寄,怅望南飞鸿。
乱后归家 其二。清代。黄遵宪。 即别潮州去,还从蓬辣归。累人行箧少,滞我客舟迟。颠倒归来梦,惊疑痛定思。便还无处所,已喜免流离。
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唐代。齐己。 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