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
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怀王立之。宋代。晁冲之。 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送范才元。宋代。李处权。 古云七尺躯,不及一尺面。纷纷阅人久,过眼今乃见。吾弟外门杰,籍甚东周彦。澜翻倒三峡,浩博横万卷。不减王夷甫,似是曹子建。抱负三十年,始遇相君荐。声名彻当宁,赐对金銮殿。乃不留石渠,颇动荐绅叹。大藩须按察,此事君亦漫。遥知闭斋阁,幽讨在几案。岁月局上消,山水琴中玩。官池本不浑,慎勿惊鱼乱。明年麦秋残,荔子承清宴。即席洒椽笔,可酢风味献。归来佐中与,密勿膺帝眷。不忍话艰难,江淮尚酣战。乃翁月旦评,饱学富文翰。当年蒙赏音,好我置华馔。侑觞出歌舞,色温微笑粲。回头隔生死,拊事脸必泫。而今百无堪,老大足忧患。读书秪自误,株愚不知变。平生一丘壑,竞此岂其慢。正可卷而怀,安于素贫贱。故乡无巢归,客子斗身健。功名要晚就,婚嫁须早办。浮萍偶相值,怅此临岐饯。更待南雁回,书来警衰愞。
满庭芳。金朝。王处一。 心爇真香,神排妙供,满空遥送丹方。收藏灵宝,嘉瑞自呈祥。一点穿联浩动,两仪内、反复阴阳。全真乐,团团性月,光散满空香。搜详玄妙理,根源无漏,道德芬芳。聚神砂玉液,无致倾亡。结果真仙妙道,超三界、无极清凉。全家悟,颐神养浩,皆得到蓬庄。
江月楼。元代。陈基。 中天楼阁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
咏王烈女 其一。宋代。张熙。 臣不幸死忠,女不幸死节。泰山与鸿毛,一死轻重别。王家有女住会川,幼与徐氏缔良缘。于归有期占燕喜,岂知事变仓猝起。狂子入我室,感悦身孤危。投梭大骂尔何为,我颈可以断,我心不可移。须臾娇颜刃下死,道光己亥三月二日之未时。悲风四起日昏黑,皇天后土惨无色。但留双眸炯炯光,生不敌贼死捉贼。风动锒铛入狱门,鉴此可以慰贞魂。何时沥尽仇人血,摘心列祭如鸡豚。官为请旌朝门许,坊表峨峨典重举。到此死却贤于生,生时谁知王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