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口关何险,山头路更赊。淩兢磨旋蚁,屈曲阵蟠蛇。
官舍惟孤舍,人家无一家。客心何处切,夕照闪归鸦。
箐口关。明代。杨慎。 箐口关何险,山头路更赊。淩兢磨旋蚁,屈曲阵蟠蛇。官舍惟孤舍,人家无一家。客心何处切,夕照闪归鸦。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诸人各见和复和一首。宋代。葛胜仲。 我祖还笏归乐天,不羡戴冕兼乘轩。扫门笑傲寄元趣,一龛相对惟金仙。辞藻翩翩能析理,字字清奇中商徵。响泉韵磬初不施,见色闻声自真意。从来家学传青箱,禄侈万石今方将。此篇不愁暂飞去,天相斯文终不亡。孙曾秀杰今层出,馀庆仰承君子泽。莫言临绝似获麟,请看笔头扛鼎力。
绝句六首 其二。元代。郭翼。 杨柳盖江花盖屋,就中二月觉春多。一双白鹄浮新舫,窣迹红云踏艳歌。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宋代。范成大。 强裁尺互答相思,两目眵昏腕力疲。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说报书迟。
梁溪。清代。吴峻。 净绿不可唾,萍开插远峰。湿烟多演漾,水鸟亦从容。落日无人钓,寒村有夜舂。昔贤于此隐,溪上问遗踪。
送柴先生二首 其二。明代。何景明。 季夏辞燕地,经冬滞汝湄。孤城一相送,岐路不胜悲。为客江湖远,求仙岁月迟。世途来不易,相见更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