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质上人

赠质上人朗读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赠质上人创作背景

  杜荀鹤所生活的正是晚唐战乱不止、民生凋弊的多事之秋。作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可能缄口不语。诗人对质上人的最无牵挂和最清闲表示了由衷的赞颂,而于赞语之中却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所以诗人就此写下《赠质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1361页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杜荀鹤朗读
(0)

猜你喜欢

画图曾见雪中蕉,何事秋深尔便凋。应与愁人同一处,隔窗频度可怜宵。

(0)

彩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

所欣解馀冻,已觉扇微和。

(0)

嘿识应留万古神,休将疑难强吟呻。羲经八卦无君子,孔论通篇四圣人。

今古漫随时代纪,往来谁是继开身。此中糟粕真何用,堂上终须问斲轮。

(0)

往余游京华,郑君过我邸。告言子沈子,诗亦同光体。

杂然见赠答,色味若粢醴。十年始会面,辍乐正读礼。

(0)

人日访山寺,春风能借温。

柳桥通野水,柏径隐重门。

(0)

幽栖却得性,永与白云归。听鸟思轻举,看山忆采薇。

樗栎谁堪并,琴樽趣不稀。烟花彭泽里,出处幸无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