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晓至湖上。清代。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出城天色刚破晓微明,站立水边让我心意稍微宁静。水面泛起的薄雾弥漫开来仿佛与天相连。水中的苇草弯曲下来发出声响,遥远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一会儿过后晨日初起,远处三三两两的小舟泛在水上。怎么能够学得野鸭一般,能去追逐那远方的清影呢。
①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晓至湖上》载于《清诗选》,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
这首诗情感丰富。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次韵恩平郡王游山登寺中小阁。宋代。史浩。 天边倚萧寺,小阁翠微中。烟霭三峰秀,松杉一径通。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
到家感喜 其一。明代。郭之奇。 忆辞燕夏岭冬并,屈指征途秋送迎。云物随缘看逆旅,尘风初别感劳生。北山未拟均贤什,东海私宽一乐情。倖沐皇恩因岁月,重脩子职但温清。
傅可用庐墓。元代。丁复。 黄□岭头曾置屋,白头江上不成家。明月东去携妻子,扫食松阴十亩花。
寄恪。宋代。姜特立。 忽得平安信,新知进学功。虑深心更苦,趣静句仍工。所贵身无玷,何忧禄未丰。望云休作念,正要尔移忠。
读史杂述 其六。明代。魏学洢。 海上拾凫毛,陆离三丈长。岂不洵文采,对之神色怆。繁华少年子,三五自成行。铜驼且流血,金谷且流觞。为我问广武,天道何茫茫。剑解穿壁飞,不解斩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