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重别薛华。唐代。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沉珠浦:河岸的美称。浦,江岸。
濯(zhuó)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绝岸:陡峭的江岸。洲渚(zhǔ):水中小块的陆地。
亘(gèn):绵延。
长天:辽阔的天空。
旅泊:飘泊。旅,一作“飘”。
栖遑(xī huáng):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遑,一作“迟”。
潸(shān)然:流泪。
参考资料:
1、聂文郁 .王勃诗解 .青海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0 :105-106 .
2、(唐)王勃著 倪木兴 选注 .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21-22 .
此诗是咸亨元年(670)诗人在蜀中与薛华再次分别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唐)王勃 著,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 .王勃集 .山西 :山西古藉出版社 ,2008 :23-24 .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
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
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最好的概括。
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此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辞陕西儒学提举閒居言志。元代。蒲道源。 布谷声中雨散丝,晓窗浓睡正忺时。春来暖透黄紬被,老去甜归白粲糜。仕及引年何况病,官虽閒局亦当辞。为予多谢门前客,莫怪慵夫应接迟。
冬雷。宋代。梅尧臣。 上帝设号令,隐其南山下。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春以动含生,夏以奋风雨。冬其息不用,藏在黄厚土。我今来江南,岁历惟建午。如何小雪前,向晓疑鸣釜。蛟蛇龟虫厄,鳞裂口块吐。虾蟆不食月,深窟僵两股。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或言非天公,实乃阴怪主。尝观古祠画,牛首椎连鼓。墨云杂狂飚,相与为肺腑。是不由昊穹,安能顺寒暑。吾因考厥事,复以验莽卤。市井欺量衡,定知不活汝。元恶逆大伦,勿加霹雳斧。此岂曰无私,故予未所取。必恐窃天威,似将文法侮。焉顾五行错,讵畏万物睹。欲扣九门陈,恨身无鸟羽。
寄远。唐代。刘沧。 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蕙心迢递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感怀二十首。近现代。陈独秀。 春日二三月,百草恣妍美。瘦马仰天鸣,壮心殊未已。日望苍梧云,夜梦湘江水。晓镜览朱颜,忧伤自此始。
请息斋书事。宋代。范成大。 聚蚋醯边闹似雷,乞儿争背向寒灰。长平失势见何晚,栗里息交归去来。休问江湖鱼有沫,但蕲云水鹤无媒。岩扉岫幌牢扃钥,不是渔樵不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