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大雨

五月十九日大雨朗读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译文

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

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注释

驱:驱使。

急雨:骤雨。

云:这里指乌云。

殷(yīn):震动。

池:池塘。

五月十九日大雨创作背景

  夏日突发雷阵雨之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诗人抓住了夏天雷阵雨的特点,并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创作出了《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高濯缨.古典诗词精品手册——明诗三百首:广州出版社,1995.09:38

  《五月十九日大》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奇观。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顿时大磅礴。然而夏天的阵来得快,去得疾。不一会儿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前两句已把大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骤,电闪雷鸣,大倾盆。“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的骤猛。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后两句描述过天晴的景象:雷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来到和止的景象。诗的前半句写出雷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虽然猛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

磊落同乡友,相寻到水涯。山中沽白酒,篱下觅黄花。

积水寒天阔,连峰夕照斜。兴来高咏起,挥翰满烟霞。

()

鹰自养来饥肯去,龙从卧后顾须频。到头骥足非难展,祇在当时驾驭人。

()

本靡相踶性不同,金环压辔照晴空。

晚来洗罢游韁缓,喜听骄嘶岸柳风。

()

百千僦一马,日行百馀里。未明即戒途,将至辄中止。

人困马思睡,马疲徒用箠。驱驰失情性,老病侵发齿。

()

红叶满青山。*映溪湾。柴门鸡犬白云间。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霜后橘兰斑。篱菊香残。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