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淡烟:轻淡的烟雾。
白朴生于动乱之年,长于亡国之邦,于龆龀之龄就经历了家国破亡之变,在兵乱中逃难,于流离中失母。父亲白华先仕于金,后降于宋,终归顺于元,心情经历非常复杂。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心境背景。
参考资料:
1、么书仪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73-174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宋代。梅尧臣。 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
所谓伊人,羊城之左,鳄蒲之傍。看五马春行,层峰矗矗,双幡夕指,涨海茫茫。
鹦鹉群飞,荔枝初熟,绝胜江南樱笋乡。更堪羡,有岩花绕几,桂酒盈觞。
沁园春 其一 潮阳太守宋让水远惠词稿兼饷方物赋此寄赠。清代。董俞。 所谓伊人,羊城之左,鳄蒲之傍。看五马春行,层峰矗矗,双幡夕指,涨海茫茫。鹦鹉群飞,荔枝初熟,绝胜江南樱笋乡。更堪羡,有岩花绕几,桂酒盈觞。兴来摇笔琳琅。则词赋兰台独擅场。记应阮同时,骚坛狎主,机云并驾,皇路高骧。白发词臣,青山傲吏,政治文章两不妨。相期切,惟月卿天老,清禁徊翔。
山行见孤桐诗。南北朝。鲍照。 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上倚崩岸势。下带洞阿深。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昏明积若思。昼夜叫哀禽。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虽以慰单危。悲凉不可任。幸愿见雕斵。为君堂上琴。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其二。清代。黄遵宪。 八荒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