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于令仪诲人。宋代。王辟之。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魏国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市井:经商。
长(zhǎng)厚:品行敦厚(厚:宽厚)。
盗:贼。
乃:原来。
素:向来。
邪:同“耶”,表疑问、反问语气。
十千:指十贯铜钱。
去:离开,使去:拿走。
延:聘请。掖:教育。
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足:足够。
卒:最后,最终。
物:人。
既:已经。
忤(wǔ)物:做事情违背天理和人情。忤:违反、抵触的意思。
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即为人谨慎小心。
诘:追问。
负:背。
颇:很
掖:教育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
王辟之。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感怀诗 其十一。明代。桑悦。 老聃良不死,昨日始著书。居今苟阅世,临渊语非虚。吾师有屈伸,任道为卷舒。薄阴蔽明月,千古清光垂。
挽祭酒胡先生。明代。周叙。 位望朝端重,文章海内传。高风仪后辈,古道继先贤。门下三千士,人间八十年。如公保全节,此日竟谁肩。
临顿里十首 其二。明代。高启。 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不逢皮从事,谁结岁寒交。
閒居杂诗 其四。元代。许有壬。 窃禄多惭号具臣,归田何幸作閒人。登山临水今非客,病酒愁花又过春。梦断紫霄黄阁远,眼明青镜白头新。芥薹竹笋来相续,不道茅柴味更真。
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宋代。李洪。 空传狸骨与鹅群,惟有关西笔可珍。镵刻所存犹劲健,欧虞信是捧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