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扑地:遍地。
春光:一作“春风”。
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此诗创作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使东川》一组绝句。这是元稹在元和四年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参考资料:
1、赖汉屏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85-886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这诗句里,表现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元稹当时在四川广元,春意阑珊,落红满地。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只是限在这一天,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没有直接点出,只用“春光尽”三字来写,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开篇便用对句,而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也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同时写双方,用了对句,就表现出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紫琼岩引。清代。李锴。 秋风萧萧柳叶黄,邯郸旧梦今苍茫。一鞭落日者何子,衣衔云水来潇湘。茅店无声霜月起,又入千秋残梦底。仙人示以紫琼岩,五色能令双目眯。吞爻吐凤神往事,中心丹碧镌三字。长安索米凡几春,逢人不敢宣灵秘。楚馆宾筵引申白,揭剑乘车为上客。云龙傅翼拔地飞,倏忽真落神仙宅。晶帘十二裁清冰,银虬漏戛琉璃屏。琼岩主人俨然在,再拜稽首称宗瀛。幻情真境忽交会,梦垒直击邯郸碎。相逢天外笑无言,蒙头枕藉乾坤睡。
送焦浚明。宋代。黄庭坚。 西瞻岷山兮东望峨眉,锦江清且涟漪。地灵山秀诞豪杰,来入中州振羽仪。相如傲万物,子云穷一经。黄金卖赋聘私室,白头大夫不公卿。穷阎卜肆闲,十步一豪英。竟无人识李仲元,不可屈致严君平。四君德音闭黄壤,只今垄头松柏声。我住叶公城,常如井底坐。不谓焦夫子,闻风肯来过。焦子初见我,如兰生幽林。春风为披拂,始得香满襟。中怀坦夷眉宇静,外慕淡薄天机深。花开鸟啼昼寂寂,酒阑烛明夜沈沈。人皆扶牵烂漫醉,子更把书求本心。二年与灯火,琢子之玉链我金。焦夫子,我以陋邦无人把书策,邂逅逢君得三益。胡为弃我忽远行,手捧嘉阳从事檄。焦夫子,君起为我舞,我其为君歌。君方跨马涉远道,湖外地少山川多。霜秋摇落天日远,西风翻翻水惊波。一筵谈笑遂相失,两地离愁各奈何。焦夫子,酒行君定起。此杯须百分,少别遂万里。归寻所种树,应已数千尺。试照嘉阳水,君发犹未白。古人不朽事,所愿更勉力。别後相逢岂在言,拭目看君进明德。
杂诗二首 其二。明代。王立道。 征途与日长,逶迟及春暮。山川异土风,心赏邈难遇。言念中田庐,幽期久沦误。临流怀在涧,攀林忆芳树。极浦瞩去帆,平原羡归羽。回沿穷昏旭,逼侧谢坟素。遥负北山文,空拟归田赋。
山居避难六首。宋代。陈著。 避地托山翁,归心亦欲东。西村明骑火,北渡撼兵风。抖擞尘衣黑,摩挲泪眼红。何如且深隐,苟活老光鸿。
邃老寄龙涎香二首。宋代。刘子翚。 瘴海骊龙供素沫,蛮村花露挹清滋。微参鼻观犹疑似,全在炉烟未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