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祠。清代。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春日野步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 一年春好是清明,万事都归笑矣行。卵色天容供远兴,縠纹波面惬閒情。门生陪从无参佐,野服徜徉束佩缨。午困乞浆先馈少,已无形梦不须惊。
满庭芳。清代。厉鹗。 屋借峰围,径随泉改,过桥别是深清。阑干十二,真在镜中行。不道黄衫去久,风前树、犹带茶声。江南好,莬裘似此,何用买倾城。携朋。春已谢,梅丸缄怨,蕉纸书情。任阴阴隔叶,啼老吴莺。明日片帆催发,幽崖畔、正有云生。句留住,簟纹设否,容我听调筝。
游东坡亭步壁上韵。明代。徐荣祖。 万斛流泉气象雄,炎荒迁谪表孤忠。新桥不惜捐犀带,筑室何嫌老鹤峰。靖节诗歌声戛玉,罗浮春醉气如虹。故居今有后贤在,松桷重光丹雘工。
上己三首。宋代。杨万里。 雨冷风酸数日强,老怀不可更禁当。春寒幸自归将去,唤取重来是海棠。
西湖别舍弟润之。宋代。刘过。 几度归程入梦间,秋鸿社燕两为难。西湖半夜风雨急,交泗一床心胆寒。落第我为中酒味,圜桥子亟洗儒酸。臂弓秣马长淮去,莫笑狂夫老据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