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杨柳八首·其二。唐代。温庭筠。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南宫内苑,东墙路旁,那是天子走过的地方。温柔的柳丝已知春的来临,又吐出嫩绿,泛起鹅黄。
杏花也在含情相望,羞红的脸上又有几分彷徨。为什么行人不解杏花的情意,却独爱柳丝只为它愁伤断肠。
杨柳枝:原为乐府曲名,后变为宫词,又演变为词牌名。又作“杨柳”。《碧鸡漫志》入“黄钟商”。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南内:天子的宫禁叫“大内”,简称“内”。墙:一作“桥”。御路:皇宫内的道路。傍(páng):同“旁”,旁边,侧边。
须,一作“预”。丝,一作“枝”。
何事:何用,何须。行:一作“情”。
参考资料:
1、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9
2、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
3、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
这首词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温庭筠的《杨柳枝》和许多新创的词调一样,既是词牌的名称,也是题目。像《杨柳枝》这样形式的歌词,和《竹枝词》《凉州词》等一样,只有在倚声歌唱时才有区别,作为书面文字,它与七绝略无不同。
参考资料:
1、张 红.温庭筠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157-162
2、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60-164
温庭筠的八首《杨柳枝》描写的都是宫苑边的杨柳。这一首写的是春柳杏花之中,行人所触发的伤别之情。
前两句明写柳,而由柳触发起的别情却隐含其中。“南内墙东御路旁”一句,暗切杨柳。“须知春色柳丝黄”一句,明写柳色,柳丝嫩黄,置于绿的春色中,愈显娇美动人。此句似从李白诗句“春从柳上归”和“柳色黄金嫩”化出,为后两句张本。
后两句以报春的杏花之有情相衬,写行人仍然对柳最伤情,将别情点破。“杏花未肯无情思”,用杏花与柳枝对比,推进一层,说明杏花亦能含情。“何事行人最断肠”一句是写行人在杏花柳色之中,而最引人伤别的,还是柳枝,这就把柳色春思更推进了一层。最后一句用疑问语气,又未直接写柳,但因柳寓含情感,柳的艺术魁力,已在其中。
以往写离情的诗词通常借柳起兴,或见柳生情,而此词写行人离情虽然也是因柳而起,但中间以杏花相衬,于比较中将柳之牵动人情写深了一层。如此构思颇有新意,更耐寻味,堪称精妙。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和元规任从他歌。宋代。张继先。 任从他,尽教他,莫管他,他是他非柰我何。尽日闲同方外友,高吟落笔如悬河。世上无心结凡累,匣中有剑降阴魔。长生已悟玄关旨,从教乌兔走如梭。尘劳汩没诚堪恶,孰肯飘荡随蹉跎。静处每思喧处事,到头空自竞嘘呵。任从他,尽教他,莫管他,但从元气养沖和。有时恣把丹书读,无事闲寻玉轸歌。我心非石不可动,任从俗论生乖讹。松簪布褐且自乐,岂恋浮华张绮罗。神炉交媾炼金液,混乎湛湛而日多。功行图成共归去,飘飘飞盖霄河。任从他,尽教他,莫管他。
闻故人来。宋代。饶节。 鸣鸠逐妇喧不休,浮云作雨方西流。倚松卧病无佳处,闻道故人疾乃瘳。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唐代。刘沧。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寄答陶世和。明代。顾璘。 十年京洛事堪伤,归卧稽山鬓发苍。祖德未忘陶靖节,乡贤还见贺知章。龙墀旧疏今谁记,虎榜同人倍有光。珍重寄书秋又晚,夫容零落满溪霜。
八月十五夜月。明代。周伦。 露坐晴空禁漏寒,仙人飞镜上云端。银蟾汎汎光流白,金粟纷纷子落丹。千里酒杯同潋滟,万家华彩各团圞。搴衣儿女遥南指,目极征鸿共倚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