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朗读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译文

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哪知因为风雨阻隔,无法攀登,叫人生愁。

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那庐山深处洞窟中,也许仍有高僧在隐身栖息吧。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

匡庐:指庐山。

六朝僧:六朝时佛教盛行,庐山多有高僧居住。

  此诗以“咫尺愁风,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江行遇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只疑”和“犹有”之间,一开一阖,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此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佳作。

钱珝

钱珝( xǔ许),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 钱徽之孙, 善文词。 ...

钱珝朗读
()

猜你喜欢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

埋轮贤使者,重席老先生。一别遽多岁,相望无几程。

到家乘暇日,为我话深情。欲写相思语,昏花字不成。

()

细雨濛濛似玉京,仙人咳唾接孤清。云浮车盖檐边色,浪鼓楼船槛底声。

自倚烟霄飞酒盏,欲回江海入帘旌。朱弦何处成连抚,五老苍茫喻此情。

()

飞牙署蝮氏,择肉岂辞殽。呼兕耕瑶圃,令枭种九苞。

山都宜径步,众嫭任娥媌。吭吭林中鹿,命悬于饪庖。

()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斫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日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恶,销尽锋棱恨转多。

()

铁肝旧建台中议,豸角还清诏外疆。湖海宦情惟晚节,河桥行色有新霜。

轻纶弄艇凫鸥狎,浊酒持螯橘柚香。高隐从前多古思,五云东下见柴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