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浪淘沙·其四。唐代。刘禹锡。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鹦鹉洲头波浪卷着泥沙,青楼上少妇凝望春光,直到夕阳西下。
衔泥的燕子都争着回巢,只有那冤家就一点也不想家。
鹦鹉洲:原在武昌一带长江中。唐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
青楼:旧称歌女、妓女所居之处为青楼。
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旋庵上人指度东岭望海有感。明代。王琅。 林寂秋烟迥,潮回落日悬。乍寒山气敛,未雨水云连。击楫思浮海,行吟欲问天。不堪逢世难,惆怅对前川。
万国公墓。清代。郑孝胥。 逝者如斯耳,空山石像哀。残骸终共掩,毅魄恐难灰。怅惘二三子,沈吟归去来。受辛谁幼妇,情恨满苍苔。
点绛唇(紫阳寒食)。宋代。陈与义。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
冬日排闷。宋代。陆游。 地炉微火伴寒灰,垂野江云暝不开。欲睡手中书自堕,半酣窗外雪初来。渡头照影闻征雁,篱角吹香得早梅。佛粥春盘俱不远,离离斗柄欲东回。
少稷远访弊庐仍留佳句书此写怀抱不足为报也。宋代。刘子翚。 常嫌门外车,驱驰但扬尘。今朝故人来,喜听声辚辚。昔别自梁苑,分飞湘吴闽。痛心鸣镝祸,事往勿复陈。共载谐寥閴,分筇上嶙峋。山川旧赏识,挟友意弥新。徘徊小精庐,剧谈口翻津。为言漂荡余,投迹荒寒滨。夕火斧僧林,朝餐籴邻囷。官闲非所恨,有禄不济贫。牢愁写万斛,语壮眉不颦。定知撑肠书,为君发精神。调钟尚变哑,画龙孰窥真。吾闻倜傥才,韬默贵自珍。量海浚宜广,豪山磨谷磷。十科世所重,群公谓当仁。向秋荐牍飞,璧光动高旻。陈编论糟粕,中有王道谆。谋国必张国,疗民须活民。但得君名扬,何异我志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