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折桂令·过多景楼。元代。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滔滔春水向东流去,衬得天空分外广阔,飘着的朵朵白云也是如此悠闲,在树梢上停栖着鸟儿远山仿佛美人的眉黛一般,起伏有致,水面上一片平静,积雪渐渐融化,正是月缺时分,形似沉钩这渡口,有桃蕊红妆点缀,有白色梨花渲染。我的离愁在哪里?别人的离别只是短暂,而我却如此漂泊,独自借宿孤舟中。
天阔云闲:天空辽阔,云儿也散去了。
横眉:美人的眉黛。
消雪:积雪渐渐融化。
桃蕊红妆渡口:用桃花装扮过的渡口。
“多景楼”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处寺内建筑,具其之所心被称为“多景”,也是因为它建在山上,地势高,万事万物都可尽收眼底。诗人登高望远,前文极写所见景色之美,最后三句一问一答道出哀情,可见此曲采用的是以乐景反衬哀的情的手法。
前三句写的是整体感受,春水东去,天空辽远、闲云飘散,视野极其开阔,那树显得对么渺远,那鸟仿佛也都消失了踪迹。就像是一种脱离尘嚣的展望,一片豁然开朗。接着具体写了所见景物:山如黛、水如镜、月缺似沉钩,寓意白昼将尽。诗人依次运用了“阔”“闲”“渺”“幽”以及“远”“平”“缺”等加以刻画,句式倒装,使景物描写细腻生动。
再把视线住下,桃花梨花红白相间的景色下是那“渡口”和“江水”,曲至此,已经透出离别之情。尾三句便点出真意:“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有如蜻蜓点水一点而出,让原本沉浸的乐景中的人,哀感顿生。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好事敬客善绘画,谐音律。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现仅《苏武还乡》(或称《苏武还朝》)存有残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数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
周文质。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好事敬客善绘画,谐音律。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现仅《苏武还乡》(或称《苏武还朝》)存有残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数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崔秀才宿话。唐代。齐己。 事转闻多事,心休话苦心。相留明月寺,共忆白云岑。藓壁残虫韵,霜轩倒竹阴。开门又言别,谁竟慰尘襟。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 偃蹇不相期,迟暮岂自持。昔为倚闾叹,今为绝命思。讵怨游子去,翻怜游子悲。啾啾孤鸟鸣,飏飏垂风丝。
史稿。宋代。刘克庄。 虽有隆乾手泽传,空疏岂敢望谈迁。春秋笔绝经谁续,光岳气分材少全。老去汗颜惭巧斩,向来执手付遗编。文名史学都休矣,追诵尧言一泫然。
星移斗转,四时交换。无人暂时思算。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酒色气财历遍。好休心、也好舍弃。好回首,好把元初事,好生了干。奉劝疾些下手,恐阎罗不测,差鬼叫唤。早与丘刘谭马,物外为伴。静意清心径路,便名为、长生彼岸。神光灿,跨青鸾归去,天地难管。
满庭芳 寄与平杜公。金朝。马钰。 星移斗转,四时交换。无人暂时思算。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酒色气财历遍。好休心、也好舍弃。好回首,好把元初事,好生了干。奉劝疾些下手,恐阎罗不测,差鬼叫唤。早与丘刘谭马,物外为伴。静意清心径路,便名为、长生彼岸。神光灿,跨青鸾归去,天地难管。
出官经硖石县(天复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唐代。韩偓。 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过大信口忆西归录载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钛猊。宋代。李流谦。 两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往读西归志,一一未深剖。及兹亲见之,语巧极雕偻。妙哉写物功,万像不藏覆。当时偶然书,信在三纪后。临流重吁叹,有涕泫襟袖。君看连城璞,岂但今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