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宋代。晏几道。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春日思家之词。叙述上,曲折穿插,错落有致!所抒情感,强烈真挚,而且呈现出起伏跌宕的变化。
开头两句写春景:梅花初落,庭榭之间余香犹存;芳草已长,池塘岸边一片新绿。这一派园林春景是怎样被主人公关注的呢?说到这里,此词叙述方法上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了。“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这两句看似平易,其实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当深入,相当曲折的。首先说“关情”,情之所钟,倾心关注。为什么关情于春景?对于游子来说,春景引发春恨,春景越鲜明、越绚丽,春恨也随之越浓烈、越深沉。这春恨,就是离别相思之恨,而此词的突出特点就是写出了这春恨由萌生恨到发展的时间进程。“日过阑干曲”,每日每时的行经园中曲阑的时候,主人公都在留心地观察春天的消息,梅花的开落、景色的种种变化,都时随地地收录在了他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主人公是眼看看暮春天这个引人恨事的季节一步一步来到了人间。如今刚刚到早春的时候,梅香未散,芳草乍绿,已经让他“春恨最关情”了——不待言者,接踵而至的“春老”、“春归“,亦即草长莺飞、落红狼藉的景象,又将使我们的主人公更何以堪呢?上片四句,暗中交代了春来春去的时间流程,同时也说明了春恨滋生与蔓延的轨迹,从而把这个“春”字写活了,引人沉思遐想,而且情不自禁地发出“元应叹息”的无限感慨,这种写法,当然是生动、深刻而且是传神的。下片则放言夸张,极力宣泄主人公的春恨。由于种种羁绊,尽管他对春光及其关情,却连看花的闲暇都没有。于是“看得花枝足”就成了他的急切要求。当然,词里所写只是喻指,及至点出“思家”二字。才算把全词的题旨挑明,实际是他要说的。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别渊上人。元代。朱希晦。 鼎食何如饱蕨薇,由来富贵履危机。鹤凫依旧自长短,鹿马至今谁是非。每好问奇兼醉酒,那堪惜别更留衣。人生聚散知何处,风送秋云一片飞。
玩月。宋代。姜特立。 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仿佛见三山,汹涌波浪惊。
送人之建宁卫经历。明代。罗玘。 油帟瘴烟湿,牙厢蛮语喧。参军心似水,飞将臂如猿。鹿向无人瘗,虱于知己扪。闽官已三世,不必论卑尊。
自责二首。宋代。朱淑真。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和公相舟行即事韵。明代。唐之淳。 水面吴歌接楚歌,歌声不似水声多。卸帆摇橹过湖去,一路秋香生晚荷。
危太朴自金溪来访留馆兼旬因归有赠。元代。柳贯。 数日出恒早,旋归已疲剧。思睡方未暝,强起临几席。席间有佳友,来来千里屐。所来非健羡,亦不畏名迹。谓吾昔求学,颇尝窥窾却。欲要一夕谈,以慰百年役。寤疑则岂敢,辨义能亡益。斯文千载后,泮涣抵离析。不有高朗姿,谁完超距力。夫道非远人,何尝系徵索。譬如山出泉,其初论涓滴。渟涵就深广,千流同一脉。掀掀鼓云涛,帖帖输溟渤。是气中乘陵,无吹亦无息。文章道之英,各亦随所觌。草木纷以滋,何尝须粉泽。生机一发越,形色自不隔。吾闻古作者,严严垂典式。履正有夷途,胡行犹■埴。韩公起扶衰,文字欲适职。取新非厌常,通变由知易。衰迟岂复进,傒子坚吾壁。东风迫归期,未了千日客。少留慰将远,芳草萋以碧。谅哉君子心,永言若金锡。县知筐筥赢,不废秉穧积。勉勉他日思,为寄东飞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