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
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宋代。吴文英。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春风殆荡,莺语啁啾,翠柳如烟,水波潋滟,远山如黛。室内帘幔重重,挡住了窗外的春光,仍透着寒意,令人感到压抑。袖中虽然笼着燃着香料的手炉,还是希望春风能将手炉吹得旺些。
春花催发,引起了旧日的相思情。如今孤身一人,闲极无聊得难捱这早春的清昼。唯有以酒销愁,来冲淡那春的引诱,情的煎熬。将醉未醉,闺中人玉损香销,有如梅花,甚或更加清瘦。
夜游宫:词牌名,调见毛滂《东堂词》,贺铸词有“可怜许彩云飘泊”句,故又名“念彩云”。又因有“江北江南新念别”句,亦名“新念别”。双调,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此词上、下片末后三个三字句。
远岫(xiù):远山。岫,峰峦。谢胱《郡内高斋闲望》诗:“窗中列远岫。”
寒压:写闺中人对室内重帘叠幔的压抑的感受。拕(tuō):同“拖”。“绣”指室外春光。
袖炉香:即炉香拂袖,此代指闺中人。倩:同“请”。
花讯: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人认为花期有信,应风而开。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闲昼:指极至无聊的时光。
春澹(dàn):春之淡薄,这是闺中人思春的心里感受。情浓:指闺中人的内心情感。中(zhòng)酒:因酒醉而身体不爽,犹病酒。
参考资料:
1、李建龙.中国金榜百家经典·第7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年:286
2、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页
3、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349
词人吴文英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有认为这首词即是创作于该时期的一首怀念虞姬妾的作品。也有人以为这是吴文英的一首普通闺怨词。
参考资料:
1、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349
发端“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二句,以丽语勾出春暖花开的美景。“春语”句为近景,着“烟隔断”三字,点明下面所写“晴波远岫”是远景,开头所绘之春景,有柳之翠,莺之黄,山之青,水之绿,色彩鲜明清丽;有峰峦之静谧,水波之动荡,翠柳之摇曳,黄莺之歌唱,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远近交融的立体画面。这画面充满蓬勃的生机,为下文起着反衬的作用。
“袖炉香”三句,写闺中人在薰香的室内,敬请春风的吹拂,“吹透”二字,刻画出闺中人要驱走重帘叠幔所造成的寒气与重压之情何等强烈。这里没有春天来临的欢愉与轻松,由此将“闺怨”正面作了暗示。
过片紧承“倩东风”,“花讯催时候”写闺中人盼望春天的迅速到来。“旧相思、偏供闲昼”一句,以直抒胸臆手法写出“闺怨”之情。“旧相思”与上片的“寒压”相呼应,可见“寒压”之感绝非客观的重帘叠幔所致,而是有内在的原因。因此,就更感到永昼漫漫,百无聊赖了。“春澹情浓半中酒”一句,继写闺中人的所为所感。正因“春澹情浓”这种感情的反差,造成的内心矛盾,也只好以酒消愁了。然而酩酊之后更引起身体不适。最后道“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以闺中人玉损香销,如清瘦的梅花作结,从而将“闺怨”之情一笔托出。
此首小令在艺术颇具特色:一、含蓄委婉以景托情,反复渲染,揭示主旨。开章描绘春景之美,用以反衬闺怨之情,后以帘幔塞压从正面衬托闺怨,进而以“倩东风,与吹透”表达闺情之渴望;下阕又以闲昼相思,情浓病酒来揭示“闺怨”,最后以玉容消损如清瘦梅花的比喻将闺怨写足。二、善于炼字。词语声调铿锵,色彩鲜明,景物描写富有主体感。如“春语莺迷翠柳”一句,写翠柳飘拂,黄莺婉转,不仅有声有色,动静交织,而且加上一个“迷”字,将黄莺拟人化了,有力地表达了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它起了诗眼的作用。又如“晴波远岫”二个词的修饰语为“晴”“远”二字,于是就将晴空如洗,水波荡漾,峰峦起伏,山青如黛的美好境界勾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游雁荡将抵温州寄太守石牧之。宋代。赵抃。 霜风双鬓雪鬖鬖,物外寻真顿离凡。子舍若非叨别乘,我车安得到灵岩。碧窥秋瀑心同洗,红嚼山杷口似馋。多谢贤侯见招意,数贻嘉咏与珍函。
次韵姑溪兴国寺晚眺。宋代。周紫芝。 禅房花木有残红,此地还因曲径通。竹影看摇金琐碎,风铃解语玉丁东。人来白鸟横空处,山在先生倚杖中。绝唱未酬才已尽,夜灯搔首鬓如蓬。
次韵。宋代。许月卿。 临川老儒王半山,文章未肯班传间。亦有临淄晏元献,乐府一奏开天颜。我来此州嗟何晚,前哲风流挽不还。泉石黯淡山气瘦,芙蓉飘零秋意阑。有客携诗来过我,议论磊落文波澜。诗盟岂止寻宗派,理学犹规拜将坛。风雷凛凛三寸舌,招槌贤拂佐天悭。古来言行要相副,愿言大德不逾闲。秋月皎皎鹤蹲蹲,春风洩洩禽关关。江岷山兮溪嶓冢,天根蹑兮月窟攀。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七。明代。陈子壮。 榄水临将发,风流得雅裁。美人明月梦,仙吏白云台。海鹤招琴曲,江鸥劝酒杯。濯缨清可听,不觉榜歌催。
丰乐楼 辛酉元夜同蕺山赋。清代。陈维崧。 上元许多往事,摺蛮笺倦写。对皎皎、一片冰轮,背人铅泪偷泻。记年少、心情百种,抛来都付传柑夜。月将圆、狂到收灯,那宵刚罢。要识狂奴踪迹,除是问、宝钗罗帕。喜人月、一色相看,盈盈堆满帘罅。粉墙西、火蛾低旋,软幔左、飞蝉频卸。也曾招、花朵般人,倚风轻骂。谁差词客,去作官人,旧情仍乱惹。况今岁凤城中,烟柳外、添了万盏晶笼,水边斜挂。狮蛮假面,参军杂爨,绣帷飘得天街满,更夹路、香谜凭人打。鸾靴兽袄,几群牙帐毬门,弹压紫陌坊瓦。升平士女,京国楼台,荷九重放假。嘱阊阖、鸡人漫唱,月总西沈,人忍空孤,舞场歌榭。缓扶薄醉,御沟斜转,前门小立偏妒煞。缀犀钉、钿粟缭垣下。往来月里摩挲,多被春纤,絮伊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