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宋代。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春天的日子,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这是一个晴日,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之人啊,你去也,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
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
江淹浦:指别离之地。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
吟魄:指诗情、诗思。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参考资料:
1、欧阳修著,中华文学百家经典 欧阳修集,时代文艺出版社,,第346-347页
北宋时期,词人欧阳修为了歌咏春草同时又兼涉离愁,故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第99页
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
词从凭栏写入。“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栏干十二”,着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栏干。李清照词:“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点绛唇》)辛弃疾词:“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倚遍”、“拍遍”,都是一种动作性的描绘。这里说栏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人物凭眺之久长、心情之焦切。这一句不只点出了时、地、人,还写了人物的处境、动作和情态。
“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写景如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
“行色苦愁人”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行色”总括“晴碧”三句,即指芳草连天之景这一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在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赠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
下片先用典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
接着“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翻进一层。“疏雨滴黄昏”,则是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结拍“更特地忆王孙”,“更”与“那堪”呼应,由景入情,文意连贯而下。“忆王孙”本自“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至此,确知词之主人公是思妇无疑。她于当春之际,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她总是别情依依,离梦缠绕。宋词之由婉约到豪放,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欧公乃是这一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这一点,在此词中有集中体现。从艺术上看,此词境界辽远阔大,语言质朴清新,与一般描写离别相思之苦的婉约词已有所区别。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登茅山三峰四首 其一。明代。顾璘。 上界灵宫悬碧落,层峦飞步蹑彤霞。尘身乍礼金银阙,天路疑逢龙虎车。三洞南盘通海峤,五云西拱见京华。清游胜览欢无极,却叹人间日易斜。
跳梁行寄慰明卿。明代。李攀龙。 武昌季子吴国伦,左迁三载匡庐春。红颜便着青云色,白眼岂是功名人。邢州太守昔入计,犹自金闺侍从臣。顾问片言摇日月,弹章一字动星辰。虽然旧属平津吏,常苦跳梁不可致。调笑纵横倒四筵,交驩往往非其意。世间那得郢中歌,君但论诗吾且睡。何须更比谢生肩,但应独把王郎臂。萧条颇似东方生,南康郡里忆承明。文彩纵然倾汉王,恢谐难以取公卿。画眉石镜二女裸,濯足长江九派清。此儿寻常未易识,偷桃卖药行妖精。近来犹尚凭陵否,俯仰浮沉无不有。朝读司空城旦书,夜沽茂宰柴桑酒。成败宁关达士心,卷舒终在朝廷手。随他肉食作雄飞,饶我褐衣称下走。党禁重开祝网年,一时逐客宠光偏。晚收已抱泥涂恨,更谪如何不可怜。事急谁能驰叩阙,家贫未拟罢归田。再来地僻逾高枕,就使荒凉给俸钱。壮游万里君须见,青琐凤池元不贱。使气能令魑魅藏,出身曾厌欃枪变。楚狂岂止接舆贤,秦孽犹堪背城战。回首畏途真自知,一官不绝才如线。难将此物斗翱翔,妒口含沙未可当。四海弟兄堪并起,中原我辈正相望。总看弃置风尘里,不作踟蹰道路傍。鼓枻更逢渔父笑,岂应憔悴老沧浪。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代。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菩萨蛮(送刘帅)。宋代。袁去华。 重湖草木威名熟。儿童犹唱平郴曲。宴寝静愔愔。恩波湘水深。举头天尺五。稳步烟霄去。三柱黑头公。朔庭谈笑空。
读萧防遇仙传戏书一绝。宋代。欧阳澈。 华阳宫阙杳难寻,空有遗踪古到今。不识萧郎仙去后,床头花酝共谁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