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济南作

初春济南作朗读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译文

春天阴晴多变,此时突然放晴,阳光下的池塘里流出一股股清凉的泉水。

济南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称。春雪过后城南千佛山的山影映入城中,无处不赏心悦目。

注释

山郡:指济南府。其城南多山,故称。

陂塘:池塘,此处特指济南城中的大明湖。

郭边:即城下。词句谓城下人家临泉而居。

半入城:济南城中有大明湖,千佛山在城南郊,山色倒映湖中,故称半入城。

初春济南作创作背景

  顺治十二年(1655)初春时节,王士祯的长兄王士禄要去京师参加殿试,三哥王士诂到京师参加太学生廷试,王士祯则要到京师参加会试,于是,三人同赴京师,在赴京途中,王士祯在此路过济南历下,因看到泉城兼山郡极具特色的山秀水明的景致,心中十分喜悦,写下这首七绝。

参考资料:

1、刘书龙.历下人文·历下名人游踪(古代近卷).山东:济南出版社,2014:117

2、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791

  前两句写济南初春雪后乍晴以及泉眼之多。“山郡逢春复乍晴”句,紧扣诗题,“山郡”点明济南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逢春”和“乍晴”是交待诗的具体形象所赖以产生的节候。续句“陂塘分出几泉清”,表现号称“泉城”的济南最典型的景色。济南城区,有七十二泉分布各处,春来冰雪消融,地下有充沛水源,于是处处泉眼都有清流汩汩涌出,泉水分流汇合城内城外,碧波荡漾,随地皆成陂塘。此句炼在“分”字,分而知泉眼之多,泉多水丰,故能形成陂塘池沼,这才成其为泉城。

  后两句写大明湖清丽纯净的奇伟景象。“郭边万户皆临水”,是描写大明湖及趵突泉一带城区的特殊景观。在济南旧城的四沿(即诗所说的“郭边”)环绕着由珍珠泉、美蓉泉、王府池、趵突泉等七十二泉涌水所汇成的河流水域,其中北部的大明湖水域尤擅景观之胜,民户鳞次栉比,傍水而居,清流逶迤。房舍掩映,这是济南胜致。此句“临”字比较关键,它体现了泉水和居人自然地交织汇合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形成的美感。最后“雪后千峰半入城”句,是渲染春天乍降时,山郡济南所见。济南群山环绕,南有千佛山、四里山,北有卧牛山、华不注、鹊山等等,群山巍峙,层峦叠嶂,林木苍翠,钟灵毓秀。环城四顾,山色青冥,美不胜收。清人刘风诰有一联曾曰:“一城山色半城湖”,群山本不“入城”,因“雪后”看上去特别近,故有“千峰半入城”的错觉。比“一城山色”的写法,更有别趣。

  这首七绝四句纯然写景,不露声色,景中饱含深情,情景交融,极富情致。无论是“逢春复乍晴”的好天气,还是潺潺而流的清泉,以及湖水中倒映的“雪后千峰”等,都包蕴着诗人对济南初春的审美喜悦,流荡着一种迷恋的情韵。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

王士祯朗读
()

猜你喜欢

云压檐花得,溪禽湿不飞。

烟林生暝色,雨砌上苔衣。

()

丛祠郁苍翠,万古藏清幽。泠然石上足,不逐苍波流。

长风索我御,欲举仍迟留。白云何山来?相对亦悠悠。

()

盖世功名意气雄,楚齐国大势难容。从容进退知天道,一邑封留事赤松。

()

名花笼雾认难真,道是还非梦里身。仿佛汉家宫殿冷,隔帷遥见李夫人。

()

一路鲜云杂彩霞,春风吹我入仙家。

共欢天意同人意,多事红花映白花。行乐最宜连夜景,衔杯懒更问生涯。

()

心缕缕,愁踽踽,红颜可逐春归去。梦中犹殢惜花心,醒来又听催花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