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储邕之剡中。唐代。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
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
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
与君辞别前往天姥,抖尽石尘我将高卧于秋日的霜露之中。
储邕:诗人的朋友。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剡溪,山清水秀。
借问:请问,打听。
越乡:今浙江绍兴周围。春秋时越国统治中心。
广陵:今江苏扬州。
会稽:今浙江绍兴。
镜:指水面。一则阳光照射,水面闪闪发光,二则水面清澈见底,所以比喻为镜子。
天姥: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传说有仙人在山上唱歌,此山被道教尊为仙山。
参考资料:
1、纪准 .李白诗赏读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 :75-76页 .
2、詹福瑞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市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553页 .
相传,李白在唐开元12年出蜀远游,两年后便从广陵到剡中,在开元14年写了《别储邕之剡中》。后来,他又第二次和第三次入剡中而游。李白漫游各地,也总以剡中风光作比,上画的是李白游剡溪时的美丽情景。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诗歌鉴赏 .上海市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 :167-168页 .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两句进一步补充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舟”、“水"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辞君"正面点出别离,与诗题关合;“天姥”乃越东灵秀之山,号称奇绝。从“剡中“,到“越乡",到“会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区的不同名称被诗人连续使用,表面看来,似有重复繁杂之弊,但实际上,不仅每一名称的出现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而且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诗人初入越东前那种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诗人想来,到了天姥山以后,仰卧于巨石之上,受着洁白的秋霜的沐浴,是何等的舒畅。
这首别离诗别辟蹊径,新人耳目。诗中只以“辞君"见出别离,其余笔墨都用来铺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将想象中事如实写来,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送曹士弘。元代。方回。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未喜弓力武,尚爱齑盐酸。紫面颊骨耸,赤心胆气完。得非真将种,终当拜汉坛。曰予俎豆学,素不梦粪棺。甬东富海物,槁鲜供烹餐。曰予岂嗜味,啖茹实所安。共惟伯厚父,三入专金銮。万古贮胸次,四溟涸毫端。今年七十五,两纪歌考槃。举世一影独,晚进再拜难。庶几因此行,抠衣趋门阑。幸不辞孺悲,昼夜勤仰钻。列宿共辰极,众羽朝祥鸾。万物各从类,同心臭如兰。去去不可追,著鞭驶征鞍。我亦意欲往,惜哉步蹒跚。
和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明代。黄淳耀。 旄桃结水滨,雀梅出墙隈。我涎如饥蛟,饱啖兼袖怀。园丁裁接时,巧与物性谐。浇培三四年,根高可栖鸡。曾爱花萼好,提壶赏周回。再来见绿叶,节序迅可哀。舍南葡萄藤,满架微花开。清香落卮酒,玉山自倾颓。野芳递滋蔓,野情无张乖。寻玩草木性,甘从山泽栖。
壬子元夕雨。清代。沙元炳。 黄韭青芹劫后生,神镫佛火梦边明。分无好月临宫阙,政藉甘霖洗甲兵。病入酒杯成弃物,乱来铙吹作春声。夜阑忽忆前朝事,延寿街前烂漫行。
题徐惟得冲漠斋十二绝 其八 少林面壁。明代。胡应麟。 勇猛精修万劫离,穷年枯坐更何疑。为言一苇浮江日,可似三花面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