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 ):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宋代。毛滂。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衫月明。嫌怕有纤尘。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善政作州临舜水,深心爱日在慈闱。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
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
美前馀姚知州董伯贤以洪武五年夏五月奉母夫人之丧归葬崇德遵诏旨也。明代。谢肃。 善政作州临舜水,深心爱日在慈闱。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
偈七首 其六。宋代。释守端。 诸人法眼藏,千圣莫能当。为君通一线,光辉满大唐。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法华虽恁道,无句得商量。
永遇乐 吴坊本事和漱玉。清代。况周颐。 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重九前一日对菊戏书。宋代。欧阳澈。 菊吐金英已满篱,持杯指准赏芳菲。有巾可漉还无酿,载酒何人是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