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老夫采玉歌。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
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好色:使容颜美好。色,指女色、女容。
“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太平寰宇记》:“蓝田山在蓝田县南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车覆车山,灞水之源出于此。”蓝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
蓁(zhēn):同“榛”。榛子可食。
“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斜山:陡斜的山坡。
“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
石磴(dèng):石级;石台阶。悬肠草:又名思子蔓、离别草等。这里用作生死离别的象征和见证。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4-87
2、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18-619
唐代长安附近的蓝田县以产玉著名,县西三十里有蓝田山,又名玉山,它的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但由于山势险峻,开采这种玉石十分困难,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险。《老夫采玉歌》便是以此为背景。
参考资料:
1、袁行霈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18-1020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首句重叠“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没完没了地采。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地采玉,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既叹惜人力的徒劳,又批评统治阶级的骄奢,一语双关,很有分量。
从第三句开始专写一个采玉的老汉,忍受着饥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复一日,就连蓝溪里的龙也被骚扰得不堪其苦,蓝溪的水气也浑浊不清了。“龙为愁”和“水气无清白”都是衬托“老夫饥寒”的,连水中的龙都已经这样了,人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两句就“饥寒”二字作进一步的描写:夜雨之中留宿山头,采玉人的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饥,采玉人的饥饿可想而知。“夜雨冈头食蓁子”这一句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杜鹃口血老夫泪”,是用杜鹃啼血来衬托和比喻老夫泪,充分表现了老夫内心的凄苦。
七、八句写采玉的民夫经常死在溪水里,好像溪水厌恶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惨死的民夫,千年后也消不掉对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长。这种写法很委婉,对官府的恨含蓄在字里行间。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山崖间,柏林里,风雨如啸;泉水从山崖上流下来形成一条条小瀑布,采玉人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只见那绳子在狂风暴雨中摇曳着、摆动着。就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刹那,采玉老汉看到古台石级上的悬肠草,这种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了寒村茅屋中娇弱的儿女,他自己一旦丧命,那他的儿女就将很难为生了。
早于李贺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蓝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诗是这样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对比之下,李贺此篇立意更深,用笔也更锋利,特别是对老夫的心理有很细致的刻画。
《老夫采玉歌》是李贺少数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它既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义的奇想。如“龙为愁”“杜鹃口血”,是奇特的艺术联想。“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这些诗句渲染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浪漫情趣,体现了李贺特有的瑰奇艳丽的风格。
从结构上说,诗一开头就揭露统治阶级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愁苦心情,把诗情推向高潮。这种写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以深刻难忘的印象,颇见李贺不同凡响的艺术匠心。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明代。宋濂。 结发与子交,二十又五春。手足虽殊体,肝胆寔同身。朝帷接觞翰,夜幌抱衾裯。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亲昵物所忌,一旦忽东西。刚肠固无泪,不觉万行啼。子时惜我出,饯至□溪濆。离家二百里,不忍两相分。情深忘道远,犹谓咫尺间。行将过严濑,勒辔子当还。子方执手泣,胡可便暌离。中情一如河,东流无止而。流水到海止,唯潮两度来。将心比潮水,一日几十回。欲别不成别,背颜强登舟。子骑白马去,十步九回头。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浓。马首出复没,渐入乌龙峰。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车。岩阿人已隐,恨不铲嵯峨。身虽逐棹发,魂则随子征。暝泊芦花渚,寤言呼子名。迤逦向前驰,徘徊宣歙间。李白题诗处,蹋藓升孱颜。升高欲为乐,念子翻成愁。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绸缪。自此积繁思,思繁如棼丝。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客鸿未返塞,夜鹊尚飞南。俚辞写中悁,一歌百虑覃。
盘所歌。元代。杨维桢。 盘之宫东丘之乐,盘之土耕者让亩。盘之泉渔不竭渊,盘之阻外禦其侮。盘之深内潜我心,盘之禳实繁我族。嗟盘之乐兮,乐而安。风雨不震兮,燹涝弗奸。孝以致其养兮,义以广夫急难。居饶安矣体愈胖。心无忧兮奚有患。歌兮乐女盘。女将和兮考吾槃。
寄林迁之铨部 其四。明代。区怀瑞。 真想隃十载,梗泛天一涯。袖中尘尺素,欲往萦幽怀。神物契精形,谁堪鳞翮乖。出峪聆蛩音,归户掩荆柴。潜光图史娱,声实岂相猜。峤南有瑶草,因君发春荄。风响穆千秋,丹雘杓云阶。
长芦咏蝗。宋代。孔平仲。 飞蝗乎,飞蝗乎,谁使汝为飞蝗,而如此之孽也。一气所生乃自然,百虫之中何为者。若岁大旱汝则多,人虽畏之可奈何。来时漫不见首尾,往往蔽日连数里。河南却集河北岸,东村西村闹如蚁。捕逐百千才十一,入地如锥又生子。山林所过为一空,万口飒飒如雨风。稻粱黍稷复何有,田畴已尽腹未充。农夫去岁望得雪,千耦辈作乘春发。耕耘喜及苗已长,与汝何冤乃遭齧。忍见深冬瘦如腊,徵赋繁兴蓄积缺。我有薄田在江州,五岁之中三不收。流灾得无及彼土,搏手安敢期高秋。阴阳调和非我事,冻馁逼迫同民忧。有生所往随有累,不及饮啄波中鸥。
花间虞美人 为广陵何茹庵题像 像在荷塘竹岙间旁有两姬人侍。清代。陈维崧。 角弓硬箭黄金弝,须上淩烟画。不然脱帽五湖天。藕丝篁粉伴茶烟。亦前缘。雄心毕竟轻馀子,知我佳人耳。双挼裙带绕花行。凉轩水槛十分清。说平生。
九日同尤司户舟行游梅山。宋代。喻良能。 令节逢重九,相携鉴上游。扁舟游舴艋,左手把蝤蛑。红叶明青眼,黄花重白头。晚来风色好,归棹得夷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