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新兼两镇雄,至和前已冠三公。传将名德蛮夷外,老却年华将相中。
十雨燮成尧壤厚,五云飞尽傅岩空。更闻定策刊彝鼎,千古英雄伏下风。
琼林苑御筵奉诏送文太师致政归西都四首 其二。宋代。陆佃。 黄钺新兼两镇雄,至和前已冠三公。传将名德蛮夷外,老却年华将相中。十雨燮成尧壤厚,五云飞尽傅岩空。更闻定策刊彝鼎,千古英雄伏下风。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
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挽大姊。近现代。陈独秀。 兄弟凡四人,惟余为少焉。长兄殁辽东,二年共和前。二姊老故乡,死已逾廿年。大姊今又亡,微身且苟延。大姊幼勤谨,祖父所爱怜。及长适吴门,事姑姑称贤。相夫营市贾,勤俭意拳拳。夫亡教子女,商读差比肩。余壮志四方,所亲常别离。抗战军事起,避寇群西移。率家奔汉皋,姊颜犹未衰。卅年未见姊,见姊在危颠。相将就蜀道,欢聚忘百罹。卜居江津城,且喜常相随。诸甥善营贾,市利可撑持。姊性习勤俭,老益戒怠侈。纨素不被体,兼味素所訾。家人奉甘旨,尽食孙与儿。强之拒不纳,作色相争持。针帚恒在手,巨细无张弛。如何操奇赢,日夕心与驰。生存为后人,信念不可移。肥甘既失养,身心复交疲。行年六十九,一病遂不支。今春还山居,余病静是宜。姊意愿偕往,临行复迟疑。送我西廊外,木立无言辞。依依不忍去,怅怅若有思。骨肉生死别,即此俄顷时。当时未警觉,至今苦追忆。
奉和赐藕藓。明代。区大相。 帷宫路绕碧池回,水殿风传翠槛开。玉女移根来太华,仙人分露出天杯。擎将素腕寒相映,雪去轻丝暑乍回。愿比灵龟游叶上,千年长捧帝恩来。
重阳殿成金石会竟上诗。南北朝。张正见。 周王兴路寝,汉后成甘泉。共知崇壮丽,迢遰与云连。抗殿疏龙首,峻陛激天泉。东西跨函谷,左右瞩伊
宿馀晖庵。宋代。吴惟信。 庵在村烟底,除非到者知。因投今夜宿,记得去年诗。窗外雨犹滴,佛前灯未吹。无人同淡话,看杀菊花枝。
奉使留金臣悟室求诗口占漫答。宋代。洪皓。 久持使节傍门庭,薄命犹赊五鼎烹。羝乳何心占北海,雁书随梦到京城。莫言地广频修怨,应念民劳早戢兵。国宝善邻君宝信,坐膺难老早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