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红烘晓日,正玉楼人去,莺啼春寂。垂杨万丝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
伤时怨别,渐倦了江郎赋笔。乍虫泥轻落书眉,暗省十年陈迹。
还忆重门掩雨,小阁听风,旧家寒食。西泠咫尺,怅望处,乱云黑。
甚今朝却放新晴天色,烟敛桃林历历。待提壶自赏芳华,暗愁又集。
瑞鹤仙。近现代。王季思。 湿红烘晓日,正玉楼人去,莺啼春寂。垂杨万丝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伤时怨别,渐倦了江郎赋笔。乍虫泥轻落书眉,暗省十年陈迹。还忆重门掩雨,小阁听风,旧家寒食。西泠咫尺,怅望处,乱云黑。甚今朝却放新晴天色,烟敛桃林历历。待提壶自赏芳华,暗愁又集。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送马先生赴安福谕。明代。徐渭。 曾从讲席抱琴弹,自絷南冠隔往还。见说近承安福檄,将乘风雪过常山。
秋望寄王使君。唐代。贯休。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新春呈吴稼堂茂才外叔舅。清代。周馨桂。 献岁无他往,连朝笑语亲。名难齐李郭,村舍号朱陈。暄曝莱衣暖,樽开杜酒新。平生最相契,公外更何人。
张主管摄郡秭归赠以三绝 其二。宋代。王十朋。 女须归处郡如何,地狭民贫事不多。把酒送行无别语,要先抚字后催科。
花柳吟。明代。潘希曾。 飞花满路春风香,柳条弄日鹅儿黄。如此风日亦可喜,趁逐儿女如颠狂。花香欲与兰争馥,柳黄渐似柏枝绿。为佩为梁自有真,往往风流托空谷。琅琊山椒一杯酒,坐我深春亦何负。吁嗟此意空寂寥,眼底纷纷醉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