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逢冯大 其四

雨花台逢冯大 其四朗读

归思方寥寂,忽闻乡国音。君来征战里,我去草莱深。

云水孤僧意,河山国士心。楼头笳吹动,又在石城阴。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陇草陈根发,山楼宿雾蒸。

将过周故宅,先下汉诸陵。

()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

一著机先用得亲,可怜穷子眼无筋。

须知八法论书处,前箭犹轻后箭深。

()

燕子楼中一搦春,十年红袖消香尘。

尚书墓上白杨拱,晓灯犹伴孤眠人。

()

桃花飞尽柳花飞,三月江南尚腊衣。为问东湖云共宿,春风此度送人归。

()

君家集有陆参序,老笔夸张歙大州。

三百年来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