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成都初中必读12本名著?(成都初中排名100强名单)

成都初中必读12本名著?(成都初中排名100强名单)


成都初中必读12本名著

1.《西游记》吴承恩,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2.《水浒传》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3.《朝花夕拾》鲁迅,《朝花夕拾》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4.《骆驼祥子》老舍,书中主要讲述的是祥子的一生起起落落的故事。

5.《繁星春水》冰心。

6.《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故事情节逼真自然,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去写作。

7.《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8.《名人传》罗曼.罗兰。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9.《童年》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11.《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12.《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以上就是初中必读著名书目12本。

郭沫若的散文和散文诗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坛巨匠,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其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他早期的散文诗作品,在我国散文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江赋的作者

《中江赋》的作者是姜诗。

姜诗,笔名春风,男,1937年生于四川广安。195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曾任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德阳分院副院长,系德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德阳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

现任德阳市散文学会及东方文学创作学会名誉会长、德阳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大学时代写诗,78年开始歌词创作,1981年创作的歌词《心随阿哥守南疆》获四川省文艺创作歌曲创作三等奖。

95、96连续两年受四川电视台邀请,加盟春节联欢会创作组,先后创作了《闪光的项链》、《输赢都爱你》、(同马荣华合作)《西部女孩》、《德阳,我心中的明珠》等。

《闪光的项链》获96年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德阳我,我心中的明珠》获96年全国百家电视台展播银奖。

《南疆女孩》获2001年四川广播新歌征集银奖。

98年创作了四川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会歌《青春在这里翱翔》(同朋友合作)。

99年同李惠新合作创作《旗鼓阵 》,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广播征歌金奖、巴蜀文艺二等奖等五个奖项。

为剑南春电视专题片创作了《剑南酒飘香》、《儒酒剑南春》两首主题歌。

为市关工委主编了《德阳市优秀儿歌选》,由香港天马出版社同伊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留住春光》同《星光灿烂》两本歌词集。

1997年参加四川省散文学会,1999年参加中国散文学会。

2003年参加四川省作家协会。2003年受市文联委托,筹建市散文学会,在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会长,并出任《散文潮》及《东方作家》主编。

多年来,先后在《四川文学》、《当代文坛》、《作文》、《巴蜀史志》、《老年文学》、《成都晚报》发表散文及评论300余篇。

有《感爱阆中》、《从这里可以看到五千年》、《河水悠悠放漂乐》、《旌湖边上看桃花》、《十里画廊游人醉》、《魅力罗江亮点多》等6篇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二、五、六、七、九、十辑。

有《青牛沱印象》、《路嫂情》、《桃红柳绿看旌湖》、《特色文庙》、《人间胜境巍螺山》等5篇入选《当代四川散文大观》二、三、四、五集。

有《青牛沱揽胜》、《旌湖桃花》等2篇入选《名家看德阳》。

曾荣获德阳市1983-1990年度文艺创作三等奖。

1991-1994年度文艺创作优秀奖。

《青牛沱印象》荣获德阳市2004年爱家乡征文活动三等奖。

《独具特色说文庙》在2004年德阳市首届“汉龙杯”大型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白马关》在2005年爱我德阳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让世界充满爱》在市委宣传部五家单位举办的构建和谐德阳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宋代诗文革新家苏舜钦》在2010年获中国作家金秋创作笔会一等奖、德阳市三星堆文学奖。

《人间胜境巍螺山》获2010年中国散文奖。

近几年先后创作了《中江赋》、《白马关赋》、《凤翥山赋》、《钟鼓楼赋》、《和园赋》、《麻将赋》、《养生赋》等赋体散文15篇。

《中江赋》入选《中江历代诗歌选》并刻石,《白马关赋》进入罗江县志。

是电视散文《青牛沱印象》同电视专题片《话说文庙》(上下集)的特约撰稿人。

郭沫若第一部散文

郭沫若的处女作是《牧羊哀话》。

《牧羊哀话》短篇小说,作者郭沫若。最初发表于《新中国》杂志第一卷第七郭沫若期。作于1918年春,是作者的第一篇小说。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周跃刚作品全集

创作十余年,作品见于《美文》《中国校园文学》 《中国诗歌》《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青春风》《人民代表报》《青年作家》《泸州文艺》《中外文艺》《中学生百科》《南充文学》 等报刊。并有文章入选2014年度散文诗选《中国散文诗人》《中国新诗精选300篇》《中国散文精选300篇》《当代四川散文大观》等选本。

曾担任四川省内电视故事梗概创作大赛专家评委,主持四川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多次受邀到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文学讲座。作为90后作家代表,受邀参加第五届、七届、八届、九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

叶圣陶的散文集有哪些

叶圣陶的作品也有涉猎儿童读书,小说散文等等,以下整理一些他的作品(按照时间排列):

1918《春宴琐谭》短篇小说、1921《小白船》童话1921《一粒种子》童话

1922《雪朝》诗、《旅行家》童话、《含羞草》童话、《隔膜》小说集、《玫瑰和金鱼》童话、《月亮姑娘的亲事》童话、《快乐的人》童话

1923《稻草人》小说、《火灾》小说集

1925《线下》短篇小说

1928《倪焕之》长篇小说

1931《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

1934《文心》教育

1935《未厌居习作》散文

1936《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叶绍钧选集》文选

杂志一类:《上海时事新报》《礼拜六》《上海民国日报》《儿童文学》《文学周报》《中国语文》《公理日报》《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开明小年》《国文月刊》《诗》《苏州评论》《光明》《国文杂志》

《叶圣陶散文》:“名家经典珍藏”丛书之一,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叶圣陶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扩展资料:

作品风格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谈成都的树木叶圣陶原文

  前年春间,曾经在新西门附近登城,向东眺望。少城一带的树木真繁茂,说得过分些,几乎是房子藏在树丛里,不是树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山茶,玉兰,碧桃,海棠,各种的花显出各种的光彩,成片成片深绿和浅绿的树叶子组合成锦绣。少陵诗道:“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少陵当时所见与现在差不多吧,我想。

  登高眺望,固然是大观,站在院子里看,却往往觉得树木太繁密了,很有些人家的院子里接叶交柯,不留一点儿空隙,叫人想起严译《天演论》开头一篇里所说的“是离离者亦各尽天能,以自存种族而已,数亩之内,战争炽然,强者后亡,弱者先绝”,简直不像布置什么庭园。为花木的发荣滋长打算,似乎可以栽得疏散些。如就观赏的观点看,这样的繁密也大煞风景,应该改从疏散。大概种树栽花离不开绘画的观点。绘画不贵乎全幅填满了花花叶叶。画面花木的姿态的美,加上留出的空隙的形象的美,才成一幅纯美的作品。满院子密密满满尽是花木,每一株的姿致都给它的朋友搅混了,显不出来,虽然满树的花光彩可爱,或者还有香气,可是就形象而言,那就毫无足观了。栽得疏散些,让粉墙或者回廊作为背景,在晴朗的阳光中,在澄澈的月光中,在朦胧的朝曦暮霭中,观赏那形和影的美,趣味必然更多。

  根据绘画的观点看,庭园的花木不如野间的老树。老树经受了悠久的岁月,所受自然的剪裁往往为专门园艺家所不及,有的竟可以说全无败笔。当春新绿茏葱,生意盎然,入秋枯叶半脱,意致萧爽,观玩之下,不但领略它的形象之美,更可以了悟若干人生境界。我在新西门外住过两年,又常常住茶店子,从田野间来回,几株中意的老树已成熟朋友,看着吟味着,消解了我独行的寂寞和疲劳。

  说起剪裁,联想到街上的那些泡桐树。大概是街两旁的人行道太窄,树干太贴近房屋的缘故。修剪的时候往往只顾到保全屋面,不顾到损伤树的姿致,以致所有泡桐树大多很难看。还有金河街河两岸以及其他地方的柳树,修剪起来总叶圣陶散文选集是毫不容情,把去年所有的枝条全都锯掉,只剩下一个光光的拳头。我想,如果修剪的人稍稍有些画家的眼光,把可以留下的枝条留下,该可以使市民多受若干分之一的美感陶冶吧。

  少城公园的树木不算不多,可是除了高不可攀的楠木林,都受到随意随手的摧残。沿河的碧桃和芙蓉似乎一年不如一年了,民众教育馆一带的梅树,集成图书馆北面的十来株海棠,大多成了畸形,表示“任意攀折花木”依然是游人的习惯。虽然游人甚多,尤其是晴天,茶馆家家客满,可是看看那些“刑余”的花树以及乱生的灌木和草花,总感到进了个荒园似的。《牡丹亭?拾画》出的曲文道:“早则是寒花砌,荒草成窠”,读着很有萧瑟之感,而少城公园给人的印象正相同。整顿少城公园要花钱,在财政困难的此刻未必有这么一笔闲钱。可是我想,除了花钱,还得有某种精神,如果没有某种精神,即使花了钱恐怕还是整顿不好。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