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白开水里喝出茶味的二毛(白开水也能喝出茅台味)

白开水里喝出茶味的二毛(白开水也能喝出茅台味)


  白开水里喝出茶味的二毛

  郭黎春

  2015.5.16

  为了打发漫长的候诊的时间,我踱步走进诊所旁的阅览室,眼睛随意扫描书架,一本不厚的书跃入眼帘——《雨季不再来》,也是三毛著。之前读过她的文字,喜欢她的朴实率真和乐观,在这看到她的书,自然感觉亲切,便站在书架旁边翻看起来。

  从序开始看起,知道这本是三毛《撒哈拉沙漠》之前的一本书,她自己定义为“二毛时期的作品”,与三毛时期的书有着明显的不同。序评论三毛勇气可嘉,将她17岁至22岁时的叛逆性格阴郁心理毫不遮掩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赤裸裸且开诚布公。用她自己的话说,《雨季不再来》无论在写作水平还是心智上都尚不成熟,之所以汇编成书,就是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三毛这个人。特别是在看完《撒哈拉沙漠》后有个对比,能够更深刻感受三毛如何从二毛向三毛蜕变,看到一个真实的三毛。而我,刚好看过也只看过她的《撒哈拉沙漠》,机缘巧合,在这邂逅二毛!

  开篇之文《惑》。描写的是三毛内心的虚幻世界,为一个叫珍妮的古老故事所笼罩而不能自已,终日郁郁惶恐,内心虚脱无力,未曾谋面却时时被虚幻的珍妮召唤着,仿佛自己便是那珍妮,一股无形的力量引领着三毛追寻着飘渺的世界,任凭母亲怎么阻挠劝导也无济于事。陷入珍妮的幻觉迷雾而不可自拔,分不清哪个是梦魇,哪个又是现实。最终不得不看心理医生,却还只是治标不治本。此时期,三毛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稍有些事便会勾起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幻觉。这是一股无形无影的神力,控制着三毛的精神无力反抗也无济反抗!有如《芭拉芭拉小魔仙》里的黑恶魔法,掌控于无形中!这是一种极其恐惧的力量!常入梦魇。心灵和空气中回荡着这样的歌声“我来自何

  方,没有人知道……我又要去哪里,那是每个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三毛陷入其中,迷漫充斥着整个世界……

  第二篇叫《秋恋》。以泰戈尔诗歌集《飞鸟集》的经典诗歌作序“生命有如渡过一重大海,我们相遇在这同一的狭船里,死时,我们同登彼岸,又向不同的世界各奔前程。”故事描写的就如序言一般,两个来自中国台北的年轻人在秋天偶遇在拉丁区的一家咖啡厅,尽管时间短暂,相识相聚不过两三天,也许是因为同是故乡人,压抑太久的乡愁与寂寞便能让同在异国他乡的心顷刻拉近,互相安慰取暖,情感在相遇那一刻起便自然交融,闪出爱的火花。然而第三天,身为船员的小伙子在美国短暂停留后便要离港驶向新的航程。从此,这段秋天的闪恋也随船的驶离而各奔前程……

  第三篇《月河》还没看完,就轮到我看诊了,只好将书本放回书架。

  从两篇作品看,三毛的写作风格总是那么质朴无华,所有的文字描写都是平凡得如同天天过的日子,但从这平凡的文字中却能深深感受到三毛情感的真挚,明明是无味的白开水愣是喝出了茶味、酒味...各种味道的特异功能。我们可以看到花季三毛与其他同龄人的大不同,任性不羁的性格,怪异的处理感情方式,荒诞的灵魂世界……等等等等,言行举止间总是与众不同,但花季少女的情感却与其他少女无异:朦胧甜美感伤刻骨!回过头来看《撒哈拉沙漠》里的三毛,开朗热心,对万物充满好奇,敢想敢为敢爱敢恨。两个阶段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感受二毛向三毛的升华,感动三毛的去伪存真,感悟人生的风雨历练!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