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经典美文三到五分钟朗诵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他高耸,我要感恩我的老师。
当我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第一次走进校园,老师您阳光般的笑容给我以鼓励。是你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知识的种子,让我们尽情吮吸知识的养分,从幼苗逐渐变成小树,是你让我们在知识的宫殿里登堂入室,是您让我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老师是四月的春雨,您染绿了整个世界,却润物细无声。
您是四月的春雨,染绿了整个世界,却润物细无声。您是挺拔的大树,但在您的身上可下了苍老的年轮。您是强劲的风,您用自己的力量使我们扶摇而上,不管是在数九隆冬,还是在夏季三伏,您总那么站着,以饱满的姿态唤醒我们心底的热情,点燃我们智慧的明灯。不管那一支支粉笔正勾刻着自己额上的皱纹,染白您的双鬓。
我愿将对您的感激之情化作一首隽永的小诗,去填平您额头的每一道皱纹,我愿将对您深深的敬意编成一只精美的歌,去覆盖您每一个奔波忙碌的足印,我愿化作一缕温和的风,拂去您身上的斑斑粉笔灰。
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老师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感恩老师让我们懂得能像一张纸一样轻薄,也能像大海一样深邃,向天空一样辽阔。更感恩老师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敬爱的老师们,你们的教诲如春风似润雨滋润着我成长,最后衷心祝愿我们最尊敬的老师们岁岁愉快,年年开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勤奋塑辉煌》
书山跋涉,需要用勤奋的步伐,在无边的莽野中,踏出一条通向顶峰的道路。学海泛舟,需要不懈地努力去擎起理想高悬的风帆。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洒满了血雨腥风,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那是谁伴它走过生命中那艰难的一段长路?——勤奋!是勤奋擎着它五彩的风帆,驾驭着它生命的舵把,告诉它勇敢地走下去。只有在汗水汇聚的江河里,才能将事业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明艳的明天,是今天汗水,血水的交融!
那站在科学顶峰上的伟人,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闪着金光的硕果,更重的是谱写一曲汗水与泪光的交响,把那留在地平线上的背影向世人诉说那烙在手中的茧痕,那布满山峰的足迹,向人间折射的是“人生在勤”的真谛!21世纪年轻而颇具天赋的你们,请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宁静的港湾,让我们乘着长风、扬起理想的风帆去穿越海洋!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祁门一中建校80周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曾经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的老领导、老同志,向热情关注、支持祁门一中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历届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祝贺!
今天,在共和国70华诞的喜庆时刻,我们又迎来一中80岁生日!
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校友们,欢迎回到母校!重拾过往回忆,重叙同学情谊,正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今天,更是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日子!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祁门一中将乘着搬迁新校区的东风,与新时代同行。
祁门一中80年历史,风雨兼程。追溯过往,1939年夏,毕业于东南大学的祁门先贤胡术五先生满怀报国热情和造福桑梓的宏愿,联合热心教育的人士同心协助,慷慨捐资,筚路蓝缕,启智山林,创办了祁门县第一个中学——私立祁阊初级中学,并亲任校长。放眼当下,历经80年风风雨雨,8月,祁门一中搬迁至新校区,8月16日,新校区试运行,8月24日,高一新生开始军训。8月31日,祁门一中在新校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标志着新校区正式启用。
回望悠悠岁月,不禁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祁门一中正向皖南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一中人不会忘却前辈的呕心沥血,也不会忘却昔日的岁月峥嵘,更不会忘却漫漫征途中来自未来的永恒召唤,一中人将携前辈之奋斗精神,无悔跋涉于征途之上!
祁门一中80年发展,锐意进取。学校承秉“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报效祖国走出去”的校训,树立了“志存高远,身心健康,博览群书,服务社会”的育人目标,形成了“文明、求真、团结、奋进”的校风,“勤奋、多思、创新、实践、”的学风,“敬业、奉献、严谨、务实”的教风,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近十年来,一中拥有了广受社会好评、备受兄弟学校瞩目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如十八岁成人礼仪式、六十华里远足;拥有了十年高考的正增长;拥有一支学识渊博,素质优良,乐化春泥,甘为人梯的教师队伍。
如今,祁门一中已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办学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一中人将继续遵循“以人为本,以研兴校,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办学理念,以“追求卓越”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坚持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着力实施好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切实尊重教育规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广阔的教育天地中大放异彩。
祁门一中80年办学,培养人才如林之众。八十年来,祁门一中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莘莘学子步入社会,不断成为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工商精英、科研栋梁、文体骨干,桃李芬芳海内外。例如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神经内科顶级专家胡学强,国家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工程师张荣桥,中山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肝移植知名专家汪根树,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倪图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海洋,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大校王华国,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汪坚强,还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工程师汪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洪俊杰,甲骨文公司的戴东生等等。近十年来,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每年都有数百名毕业生离开母校,带着一中给予的知识、涵养,走向省内外高校,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历任领导、教职工、校友们!
是你们,成就了一中辉煌的历史,母校因为有了你们而骄傲自豪。亲爱的校友们,今天你们怀揣一颗火热的心、一份厚重的情来到母校,我想对你们说,无论你们身处何地,你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也是母校的牵挂,母校永远是你们温馨的港湾。
正在为一中发展殚精竭虑、无悔奉献的同志们!
斗转星移,事业永恒。祁门一中的80年,是不断奋斗、谋求发展的80年,是代代一中人同心同德、昂扬奋发的80年。8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80年对办学事业却是经验累积、渐入佳境的阶梯,是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办学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新起点。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帮助下,我们自当上下一心,面对新形势、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勇担重责,扬鞭奋蹄,为祁门县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各位祁门一中在读的同学们!
今天,你们站在母校80岁生日的坐标点上,要借鉴校友们的成功经验,在砥砺勤学中日渐弘毅,创造更辉煌的学业,成就更美好的未来,回报祖国和人民,回报母校和老师。同学们,风华正茂的是你们,敏而好学的是你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流击水、挥斥方遒的也是你们!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各位校友的关心支持下,祁门一中这艘充满生机的航船一定能满载一中人新的希望,借80年校庆的强劲东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工作顺利,事业兴旺,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尊敬的各位、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大家下午好!
五十年披沙拣金,五十载薪火相传。在这硕果累累的岁月,民族小学迎来了建校50周年校庆!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各位嘉宾,向曾经在某小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的老领导、老同志,向热情关注、支持母校发展的历届校友及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节日祝贺!
五十年风雨沧桑,五十年奋斗不息,五十年春华秋实。1958年9月,民族小学的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积淀文化绿洲的艰辛历程。从建校之初的艰辛创业,到十年**期间的干扰破坏;从改革开放对兴校之路的探索,到新世纪强校战略的制订,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某小人始终担负着耕耘智慧、播撒真知、传承文明、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历经五十年的风雨,铸就半个世纪的辉煌。自建校以来,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85年时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到学校视察;9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到学校视察,这对教职工是极大的鼓舞,对学校是莫大的荣幸。50年共培养毕业了5000余名学生,他们中有党政干部、企事业负责人,各行个业的专业技术骨干,致富带头人,遍布国内外,他们不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职务,都积极投身社会、拼搏进取、勤奋工作、诚实做人,以某小人特有的务实作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和好评,今天母校以你们为荣,在此衷心的感谢历届校友们!
如今的某小,经过半个世纪的艰难跋涉、几代人的拼搏进取,如今学校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环境优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27人,少数民族学生426人,占学生总数的45%,住校生400人,教职工50人,是一所面向全市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寄宿制小学,至今,已招收寄宿制学生12个班,毕业八个班,升入州民族中学142人,升学率达35.5%,64.5%的学生升入市民族中学,各项设施不断跨越新的台阶,58年发展至今,有校舍建筑面积5082平方米,固定资产由建校初的5万元上升到391万元,有三幢教学用房,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前人辛勤的付出,而今成了教职工前进的基石。我们将与时俱进,用爱心和责任,培育英才,续写华章。五十年的兴衰磨砺,五十年的灿烂辉煌,集中体现了某小人“以德治校管理人、以师为荣塑造人、完善设施服务人、以生为本培养人”的治校、立校准则,形成了严、实、精、细的工作风格,磨砺了“勤奋创业、永攀新高”的某小精神,传承着某小人执着奉献、锐意进取的崇高品质。曾受到上级的多次表彰和奖励。如:1983年被云南省厅评为“绿化美化甲级学校”;84年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学校的傣族象脚鼓舞云南省少年儿童文艺调演被评为省级一等奖,录像带选送中央文化部被评为全国二等奖;85年7月,云南省体委协会在玉溪地区举省游泳传统项目比赛,我校选派8名运动员参加,获全体总分第二名,为州、县、校争得了荣誉;20、2015年荣获市级常规管理“教学质量提高奖”;2015年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学校”和“州级卫生先进单位”等。
蓦然回首五十年,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微不足道!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五十年的时间是漫长的,何其宝贵!某小人这五十年的历史,记载了一代代某小人创业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更有无言的感激和十分的宝贵,今天,在这样一个喜庆而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抚今追昔、感怀万千。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历届校领导,因为您们有睿智的眼光、远大的目标、执着的精神、宽广的胸怀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某小的发展打好了深厚的基础,为学校的辉煌构筑了坚实的平台。其次感谢我们历届的教职工,是您们以无比崇高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培养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某小人才的辈出,声誉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再次,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学校的发展壮大,有着你们辛勤的汗水;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有着你们的谆谆教诲。学生的疾苦,有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你们用坚实的脊梁撑起了能象征芒市民族小学发展的一片蓝天!
青岛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青岛崂山区王哥庄镇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上,为崂山中现存唯一佛寺。在明崇祯时(1628--1644)即墨人黄宗昌捐造,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在今天寺的西边山上,后毁于兵火。清初黄坦助慈沾禅师重建于今址,1931年改今名。清初重建后,宏伟典雅,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原为四进院落,有殿堂、僧寮、客房130余间,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据传农民抗清英雄于七遗骨埋藏于寺前路西之塔院,寺周围还有那罗延窟、挂月峰、望海楼、鱼鼓石等名胜。
寺中藏经阁建在山门上,阁外走廊环绕。登阁远看,浩浩汤汤的大海直入眼底。西南群峰林立,阁下松竹青翠。从山门到海滨,通有石砌盘道,名为华严路,路旁林木茂盛,怪石嶙峋,可坐可依,游人多在石上题刻。山门外有塔院一处,内有九级砖塔,为该寺第一代住持僧慈沾墓塔。二苍松幡屈环抱塔身,名曰“松抱塔”。另有小石塔,为明末清初于七之墓。寺庙西边不远,就是鱼鼓石,只见一巨石斜卧如鱼,上有小窦,如以手拍击,琅琅作响,声似鱼鼓,因名。寺西南那罗延窟,宽7米,高深各15米,可容百数十人。
华严寺属佛教临济派,现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寺,明代高僧憨山曾在“那罗延窟”面壁修行使这里远近闻名。华严寺系明代御史黄宗昌在崇祯年间罢归故里即墨后出资修建,未成面毁于兵燹。清初由其子黄坦移址续修,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华严寺”,又名“华严禅寺”;1931年改称“华严寺”。占地面积4000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房屋120余间。整个庙宇依山势修建,为“阶梯式”院落,布局严谨,宏伟而典雅。正北为大殿,系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内尊释迦牟尼塑像;东西两廊为禅堂。由大殿侧门再拾级而上,又一院落,是为后殿,内尊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师。东北角有西式小楼五间;小院内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
寺僧属“临济宗”。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宗传人。华严寺位于共经二十代,20世纪代是鼎盛时期,寺僧达80多余人。藏经阁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门之上,呈方形;阁高8.2米,阔13.8米,深8米。阁中央大应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重檐歇山式。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公分,镂空云龙。建筑古朴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阁内藏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大藏经》一部;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一部,142册,计1000卷,另外还有憨山手书条幅、于七画像等。
华严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级砖塔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有两珠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处。相传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出家,法名善和,圆寂后藏此墓之中。
华严寺门前有一条直通海滨的公路,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仁栋鸠工破石条筑成。沿路苍松夹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烟岚高旷”、“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
经政府有关部分批准,华严寺现已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崂山区在在积极制定规划,即将在华严寺周围建立国内唯一的以华严宗经典教义为依据的大型佛教文化风景旅游区“华藏世界”。届时,华严寺下方的“山海奇观”,上方的“那罗延窟”,将与华严寺连为一体。在“华藏世界”中,将出现数千尊随石形而雕造的佛像,蔚为壮观。同时还将修建一座宝塔,纪念法显从古印度求法归国在崂山登陆的历史往事。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华严寺坐落于桓台县田庄镇高楼村,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明·成化,嘉靖,万历,清·康熙,干隆,嘉庆年间地方民众多次修缮和复建。
华严寺名字因华严宗而得名,华严宗,中国佛教着名宗派之一,依《华严经》而立宗,故而得名,武则天曾赐号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杂华经》,为华严宗主要典籍。华严寺历史上占地150余亩,而遗留重修部分仅有3亩之大。
按照市文物部门批复全面修复华严寺的总体规划,全面修复后的华严寺需占地100余亩,为了尽快启动全面修复古刹华严寺的二期工程,2007年9月,县政府批准讲村企占用的20余亩土地划拨给华严寺,并向寺院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