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母亲的三把铲子散文,本文共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母亲的三把铲子散文
母亲在世时,有三把铲子时常握在手中。三把铲子都不大,但手握它们,母亲便能铲除艰难,铲平坎坷,让生活的路变得平坦、宽畅。三把铲子,承载着母亲无限的恩情,寄托着儿女无尽的怀念。
一、锅铲
母亲那把锅铲,与人们今天看到的锅铲完全不同:铲头长而平,铲柄短又圆,酷似泥瓦匠用的泥铲。在当时我的老家,各家各户与母亲一样,都选择这种铲子作为锅铲,因为锅铲的功能和如今大不相同。
我小时候,尽管家里有个小菜园,尽管蔬菜便宜到一毛钱可以买几斤甚至几十斤,但家里却很少炒菜,因为没有多少食用油可吃。每年临近春节,等生产队的黄豆榨成油后,家里才能分到一至二斤豆油,这便是整整一年的用油。因此,除了逢年过节和家里来客,锅里很少能看到油花。我清楚地记得,家中平时除了吃咸菜,大部分蔬菜都是生拌或熟拌的,如生拌黄瓜、西红柿、萝卜、白菜,熟拌豆角、茄子、南瓜、菠菜和各种野菜等,调味品也只有咸盐和大蒜,酱油、醋都很少用。在为数不多的炒菜时,母亲放的油也极少,几滴倒在锅中央,比铜钱大不了多少。所以,母亲的那把锅铲,压根儿就不是为炒菜准备的,不需要长柄。
然而,很少炒菜并不影响锅铲的用武之地,母亲做饭时经常离不开它。当时家里吃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地瓜,而这两种粮食最适合做窝窝头和煎饼。母亲为了节省柴草并提高效率,做饭时一般不做常见的那种“石臼”形状的窝窝头,而是用手把玉米面拍成铁饼形状的“饼子”,贴在大锅内壁上烘烤,老家叫“糊饼子”;锅的中间同时还煮着半锅地瓜,一锅双用,一举两得。在“糊饼子”的过程中,母亲要用那把锅铲,适时把“饼子”铲下,翻过来后再贴上,便于均匀熟透;还要用锅铲翻动地瓜,防止下面的烧焦烤糊。吃饭时从锅里取出滚烫的“饼子”和地瓜,也需要这把铲子。在我的印象中,虽然都是玉米面掺地瓜面做的,但母亲糊出的“饼子”似乎比蒸窝头要好吃得多。
母亲的锅铲大显身手,是在做“小豆腐”的时候。“小豆腐”是老家农村常吃的一种亦饭亦菜的食品,用菜和豆糊熬制而成,以“小豆腐”之名区别于人们常吃的豆腐。夏秋时节,母亲会到野外剜上一大筐子野菜,然后用水磨磨上半盆豆糊,一起倒进大锅里熬制“小豆腐”。熬制过程中,母亲要用锅铲不时地在锅中搅动,以防豆浆糊锅。“小豆腐”做好后,家人就用母亲那把锅铲往饭碗里装,一碗一碗不停地吃,直到撑得肚子饱饱的。那时农家日子贫困,黄豆特别奇缺,吃顿以野菜为主的“小豆腐”也算是改善生活,我从记事起就特别喜欢吃。
熬好的“小豆腐”第一顿是当饭吃,管个够;剩下的则要当菜吃,细水长流,限量上桌。母亲往锅里倒上少许油,用葱花爆锅,然后把剩下的“小豆腐”倒入锅中,再抓上一大把盐,用锅铲翻动来炒。炒好的“小豆腐”每顿饭只盛一碗,全家当菜就着干粮吃。记得母亲炒“小豆腐”时,我一边贪婪地闻取“小豆腐”的香味,一边总还怀着另一份念想,因为“小豆腐”在炒的过程中,会在锅底结上一层薄薄的锅巴,犹如今天的油炸豆腐皮。母亲打出“小豆腐”后,手握那把锅铲,小心翼翼地铲除锅巴,每铲下一小片,就放进我的口中。我当时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长大后我才明白,那层锅巴其实是母亲故意做给我吃的,为此她特意放慢了锅铲的翻动速度,让“小豆腐”的下面轻轻地烤糊一层。
二、火铲
母亲烧火做饭时,锅台上挥动着锅铲,灶堂中则挥动着一把火铲。“火铲”是我老家通行的叫法,形状就像炒菜的铲子,柄又细又长,既可以烧煤炭时用以铲煤,也可以烧柴禾时用来拨火,使用非常方便。但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用煤做饭的时候几乎没有,因为那时农村煤炭凭票供应,每人每季度只有五公斤,一年攒下来还不够冬天生炉子用的。家里成年累月烧火做饭,靠的都是柴禾。那时各家都有一、两个柴禾垛,有的放在院子里,有的垛在大街上,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每次烧火时,母亲左手拉着风箱,右手拿着火铲,一会儿把灶口的柴禾捅到锅底下,一会儿把灶堂中的柴草拨松,让柴草充分燃烧。
稍大以后我就懂得,母亲的火铲握得并不轻松,因为那时烧的柴禾并不充裕。当时生产队种的庄稼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和地瓜,其中麦秸和秫秸(高粱秆)是盖房材料非用即卖,不舍得烧;玉米秸被生产队留下饲养牲口;地瓜藤和叶子要用来喂猪,甚至人也要吃,能用于烧火做饭的就只剩下麦茬、玉米茬、高粱茬等农作物的根部,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为此,母亲只要一有空闲,都要到田野割草、拔草,晒干后当柴禾。每次从农田干完活回家,母亲的手都不会空着,总是或抱或背着一大捆青草,细嫩的扔给家畜,粗老的放在院里晒着。秋后庄稼收完后,母亲会扛着一把竹筢,背着一个大花篓,到荒野去搂柴禾,每次回家时花篓都是塞得满满的。那时家里的柴禾垛就像粮囤一样,事关全家的饥寒,时刻牵动着母亲的心。如同有了够吃的粮食,母亲的锅铲才能用得踏实一样;有了足够的柴禾,母亲的火铲才能握得安心。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很难体会到柴禾对农家的重要程度,很多人都知道“颗粒归仓”这句话,但与之相对应的“寸草入垛”一语,恐怕不少人就不知晓了。
我之所以对母亲的火铲记忆深刻,还因为在幼时的心目中,母亲那把火铲就像一根魔法棒,经常变戏法般的从锅灶中掏出一些我喜欢的小吃食来,如冬春的爆玉米粒、黄豆粒;夏天的烤蝉龟(知了的幼虫)、烤蚂蚱、烤蘑菇;秋天的煨地瓜、煨玉米、烧青豆等,甚至还有烤田鼠。每次母亲做好饭后,如果拿着火铲到灰烬中拨来拨去,我就知道,肯定又有意外之喜了。现在看来,当时那些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有的甚至不堪入口,但对于贫困年代整天清汤寡水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美味了。
记得我四、五岁时,一天母亲从外面带回几个螳螂卵,然后把锅铲和火铲同时放在锅底下烧。铲子烧烫后,母亲把螳螂卵夹在中间,上层的铲子再放一块砖头,用脚在砖头上用力一踩,随着一阵“哧啦”的声音,一股香味弥漫开来。母亲把铲子打开,中间的螳螂卵居然被烙成一个类似煎鸡蛋的小饼,颜色焦黄,香味扑鼻。我尝了一下,感觉真有点煎鸡蛋的`味道。原来母亲听说螳螂卵(桑螵蛸)可以吃,还能防治尿床,便找来烙给我吃,让我过过馋瘾。尽管我早已过了尿床的年龄,但吃了一次后却欲罢不能,没事就自己跑到树林中寻找螳螂卵,拿回家让母亲做来吃。
三、土铲
与锅铲和火铲相比,更多的时候,母亲的手上是那把土铲。
我家的房后便是小菜园,母亲在菜园忙活时,不管是挖坑下种,或是移苗施肥,都喜欢用铲子,似乎这样才算精耕细作。母亲那把土铲与锅铲的形状一模一样,长头短柄,非常适合翻弄土壤。春天的雨后,母亲会拿着土铲,沿着篱笆,挖出一个个小坑,分别把向日葵、眉豆、丝瓜等种子埋下。过不了几天,这些幼苗便纷纷破土而出,有的爬上篱笆,有的蓬勃向上,适时开花结果,不需费心管理。园内的菜苗需要移栽时,母亲用铲子把小苗连土一起剜起,小心翼翼地放进新土坑中,小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连通常的“缓苗”现象都很少发生,长得又快又好。蔬菜需要施肥时,母亲会用铲子把鸡窝里的鸡粪掏出,或把锅灶中的草木灰取出,在蔬菜旁边挖个小坑埋上,不仅保证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茁壮成长,而且结的果实既好看又好吃。年复一年,母亲就用那把土铲,把小菜园拾掇得一年到头收获不断,为贫困的生活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冬天没有农活时,母亲会带着铲子,到五公里外的公社砖瓦厂去捡煤渣。为了避免人多捡不到,母亲一大早就要出门,一路上冒着凛冽寒风,有时还要踏着冰雪。拣煤渣时,母亲似乎忘记了寒冷,高高地挽起衣袖,用铲子在煤渣堆里飞快地翻动,挑拣那些尚未烧透的煤核。捡煤渣的经历,母亲虽然只让我跟她去过一次,但却让我充分体验了那份艰辛,终生难以忘却。母亲捡的煤渣,主要用于添补冬天生炉子的煤,确保寒冷的严冬中有一个温暖的家。
其实,母亲那把土铲也是一把泥铲。家里的鸡窝、犬舍,都是母亲拿着铲子抹着石灰,用砖头垒盖起来的;家里的墙壁哪里出现破损,母亲就把泥和好,然后用铲子补好、抹平。做这些活,母亲的手艺和速度都超过父亲,让父亲甘拜下风,宁愿打打下手。家里盖新房时,房内那两堵内墙,也是母亲用铲子和着泥,用土墼砌好并抹平的。站在一、二米高的脚手架上,小脚的母亲竟然稳稳当当,没有一点恐高、头晕、晃动的样子,活像一个熟练的泥瓦匠师傅。
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盖好新房子后,还剩下一袋水泥。那时水泥在农村还是奢侈品,一般家庭盖房子都用不到,非常珍贵。母亲不愿意看着一袋水泥浪费,便尝试着用水泥做瓮(缸)。母亲先指挥二哥用黄土在院子里堆出一个瓮的模型,自己用铲子仔细把土铲平、拍紧、抹光滑,然后在模型表面均匀地抹上一层一厘米厚的水泥,并做上一条粗实的瓮沿。过几天后,母亲又让二哥从旁边挖一个深洞,从地下把模型的土慢慢抠出,然后一起把水泥完整地翻过来,一个水泥瓮居然做成了。接着,母亲又照此做了一个稍大些的,并用剩余的水泥给瓮做了两片半圆形的盖子。此后,家里一直用这两个水泥瓮装麦子和玉米等粮食,不仅能够防潮,而且再也不必为老鼠偷吃而担忧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两个水泥瓮仍完好无损地存放在家乡的老屋中,看到它们,母亲生前那慈祥的面孔和忙碌的身影,便顿时浮现在眼前。
三把乎的散文
我家邻居李囯良,相貌堂堂,能说会道,而且聪明伶俐,可是做事常常漫不经心,疏忽、马虎(草率);别人提示他,他也不放在心上,不在乎(不理会);对于比他强的人或者他不会的技术,他也不服你,不甩乎(无所谓)。我们见他这样,也就给他起个绰号,“三把乎”。
三把乎智商很高,按说上学应该是块好材料,可就是读书不求甚解,恃才自傲,作业和考卷常常出错,成绩忽高忽低,往往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弃学务农。
在学习上,“三把乎”只是害得他不能金榜题名,走向社会。“三把乎”可说是黑白无常,竟然害得他颜面扫地,最后出了大事。
此人“光荣事例”不胜枚举,无法一一叙述,现列举几例,以飨读者。
一、马虎
十八岁,三把乎加入村办建筑队。一开始他当力工,推砖提灰,活比较累。后来,他也想当师傅,上架垒墙。初开始,用心垒,真垒得有角有棱板板正正。可没过几天,干活就马虎了。砌砖不用泥抹,垒墙不用吊线,结果砖砌得活活落落,墙垒得摇摇欲坠。被领头的拿下马来,训斥了一番,又当他的力工去了。
有一次,三把乎抱着哥家的小女孩在街里玩。街边上有一堆沙土,有几个四五岁的小孩都在那玩儿。他把抱着的小侄女也放在那儿。这小女孩还不会跑,只能坐在地上抓土玩。这时有人叫他说话,问他去赶更不去,他坐上那人的车就去赶更了。赶更回来,一进家门,哥嫂问他:“你抱的孩子呢?”他这才猛然想起,哎呀一声,就往外跑,跑到街里往那沙土堆一瞅,沙土上只剩下那一个小女孩,鼻子眼里都是土,已哭得声音沙哑,少气无力了。从这一天,小女孩受凉得下了病,治了好多天也没有治好,最后夭折了,令哥嫂痛心疾首。
二、不在乎
三把乎长到二十多岁,有人给他说媒。去女方家见面之前,媒人提示他,打扮一下,洗洗头,换身新衣服,穿戴整洁一些,先给人一个好印象,事情就八九不离十了。他听见了装做没听见,不以为然。他自以为,我大眼睛双眼皮,相貌堂堂,打扮不打扮一个样,该成的拆都拆不散,不该成的拢都拢不到一块。他依旧我行我素,头发也不洗,衣服也不换,脚上一双破鞋,连一双袜子也不穿;胳肢窝里夹个破皮包,里面连一件礼物也不带。结果是说一家黄一家,说一家黄一家,到二十八九岁才寻到一个二婚的成了家。结婚那天,他嫂子说他:“跟你一般大的人家孩子都上学了,你才成家,往后好好过吧。”他嘿嘿一笑说:“西方世界鞭先着,我慢慢地也会撵上他们的。”
后来分了地,家家都买了四轮车,用四轮往家拉东西。有一次拉麦秸,他在下面装,他老婆在上面踩车。麦秸装得很高,临走时他老婆说:“用绳捆一下吧,别叫翻车了”。他不听,开着车只管跑。别人看见了,也对他说:“装得太高,拿绳勒一下吧!”他装做没听见,一点也不在乎,加大油门,一直把车开到家里才停住。下车一看,车上的麦秸丢了一大半,老婆也不知哪去了。扭头往车后一瞅,路上掉了几大堆麦秸,他老婆正一手拿叉,一手捂着流血的.脑袋,一边走,一边骂着在后面撵着呢!
三、不甩乎
前面说过,三把乎是聪明人,模仿能力也很强,见啥懂啥,学啥会啥。有一次,几个年轻人比赛骑车技术。王健和平安的骑车技术最好:双手抱胸,不扶车把,能顺公路骑行一百米,心不慌气不喘。三把乎一见不服,拉过来车子,跨上就骑,也是双手抱胸不扶车把,一副谁也不甩乎的样子。足足骑行了一百二十米,众人齐声叫好。这家伙得意忘形,加快了速度,结果车把一歪,一头栽进了路沟,脑袋上磕了好大一块伤,腿瘸了半个多月还没好彻底呢。
今年夏天,他跟着外地一个包工头在城市里盖楼房。他跟包工头的关系不错,包工头每天比别人多给他十块钱,他就处处显摆自己,又当师傅又当监工的,有些不是他的活他也干,努力显示自己勤恳实在的形象。
一天中午,三把乎和几个师傅正在三层楼上砌砖,负责吊灰的师傅一时内急,下去方便了。原本师傅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喘喘气松松劲,略微休息一会。三把乎一见师傅们停工待料,就上前要开吊斗。几个人都劝他:“你没开过,别开!这可是个技术活,别大意,停会吧。”三把乎根本听不进去,他说:“有啥难的?他会开我也会开。吊上来往里一拉,倒出灰,再往外一推,打开开关,吊斗就下去了,不就恁些事吗!”说着,打开关把灰斗吊了上来,往里一拉倒空灰斗,往外就推,身子往前一倾的同时,手抓着吊斗,他却打开了开关。吊斗猛地往下一沉,他的身体随着吊斗栽了下去,摔到了地上。一根钢筋捅破了他的胸膛,当时就摔得鼻口淌血。众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由于失血过多,医生已无回天之力。三把乎临死之前,只说出了一句话:“我为什么这么倒霉呢?”
三把美人尺散文
听一位美术老师讲如何品鉴仕女图。
他带来很多仕女图,微笑着问大家:“喜欢这些仕女图吗?能看得出它们的优劣高下吗?”
看那一幅幅丹青,工笔也好,写意也罢,功夫都着实了得;再看那画中女子,或倚或坐,或颦或笑,或赏玩,或歌吹,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我试图按老师的要求为这些画作分一下类,却又实在无从下手。
老师说:“我给出一个标准,你们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操作。仕女图大致可分为三个档次:悦目,赏心,牵魂。好,下面你们再试着区分。”
老师这把尺给得好,刚才还混沌不堪,突然就云开雾散了。
我首先找到了悦目类的。那是一些养眼的女子,云鬓花颜,却又美得呆、美得冷,让你觉得,伊充其量就是个画中的人儿。你不可能生出与之亲昵的冲动,她的美,是平面的,只薄薄一层,吹拂可散。
再寻赏心类的。那些女子,除却容颜姣好,通身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她是有温度的,并且她的'心里盛满了芬芳心事。你会忍不住猜想她的来路,猜想她目光后面摇曳着怎样旖旎的故事。她的美,是立体的,由外而内,密致坚实,光阴亦难剥蚀。
牵魂的画作仅有一幅。画中女子,似人非人,似魅非魅。眉眼吊得高高的,清逸典雅,见之忘俗。风,从她飘举的衣袂中来,轻掠你的颊。看她抚琴的手,那么生动,仿佛被袅袅的乐音缱绻地宠了,指缝中溢出水秀山清。这女子,分明是为了入众生之梦而生。她的美,具有高渗透性,足以映带左右,烛照人生。
悦目的,赚走我一个眼神;赏心的,赚走我一串叹赏;牵魂的,赚走我一世怀想。
这把尺,不仅适合衡量仕女图,世间美人,不也同样可以做如许衡量么?
散文:母亲
―― 作者“如歌女人”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题记
我的母亲就是一辈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兄妹的人!
如今,母亲己年近古稀,头发花白,脊背褴褛,站在我面前矮了半截,平时做事也不像过去那样雷厉风行了,常常是做了这个忘记那个,看到如今的她,真的不得不承认母亲真的老了,心中不免有几许淡淡的忧伤,我们长大了,她却老了。
母亲现在年龄大了,常常和我们回忆他们小的时候。母亲兄弟姐妹十个,她是老二,大姨视力不好,所以妈妈早早就干家务活,她只上了两年的学,所以每次提起这事还是很遗憾。大点就开始照顾弟弟妹妹,她从小就勤劳节俭,家务活样样精通。母亲自己没有文化就想找个有知识的人,嫁给父亲时,她知道父亲是中专生,可是爷爷家境贫寒,一个人照顾六个儿女,家里负担非常重,母亲进门后就担当“嫂娘”的角色。父亲是一个很有才的.人,用过去老人的话说是能描龙能画凤,唯独对农活是不灵通,因此全部的生活压力都在母亲那并不宽大的肩上,母亲一边照顾一家老小,一边操持家务,本来并不高大的身影越来越矮小了!
好在付出总有回报,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兄妹也渐渐长大了,大哥高中毕业,二哥和我都是中专毕业,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的工资,求学时家里的拮据可想而之,母亲总是精打细算,生活也算过得去。
等到我们都成家后,生活的磨难再次降临到我们身上,大哥夫妻离异,从九岁起大侄儿一直跟着父母生活,再成家的大哥生活更加困难,大嫂心脏病大手术,二嫂癌症两次治疗,手术化疗花去了高额的医药费,二侄儿上大学时的经济负担,家里的琐碎事情太多,无形的让母亲更加苍老了,这么多年母亲为儿孙付出了很多,无论精力还是钱财。每每看到母亲的背影我便相起了生活的点点的滴滴,忘不了侄儿求学时的担心;忘不了二嫂癌症两次手术复发时的多日陪伴;忘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时的悲伤;忘不了这五年来每天中午母亲准备好饭菜等待我们母女,那一幕幕仿佛回到眼前,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母亲也是一个爱美的人,有段时间她常念叨就喜欢项链,就是有点舍不得,听到她的话,我想了许久,儿女有需求几万块钱她二话不说就拿出来,等到用在她自己身上别说买项链了,就是生病打点滴都舍不得。后来我给她买了一条项链,看到爱不释手的样子,看到她戴在脖子上美得合不拢嘴,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其实母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能为老人做点事是多么幸福的事!
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让我们多关心一下你的身体,常回家看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母亲在的每一天,别留任何遗憾让自己悔恨!
微友 如歌女人 /文
母亲散文250字
那是我最无助的时候,
母亲常握住我的手,
抚弄着我的头发,
把我用于怀中。
母亲是那雨中的伞,
母亲是那暗中的灯。
忘不了那如水般的眼神,
忘不了那阳光般的怀抱。
当我上学后,
母亲不辞辛劳接送我,
风雨不改。
回家时第一句话总是问我是否开心。
上班时第一个想的人也总是我。
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开心果,
其实父母是儿女快乐的源泉。
都说儿女是父母最珍贵的,
其实父母才是儿女独一无二的'。
儿女的一个问候能使父母感动流泪,
儿女的一个吻能让父母感受到温暖。
所以,
爱你们的父母吧!
有关母亲散文
原本这个构想,是我早年的一位同学,在酒后如诗的吟唱,而今已成为大名编辑的他,不知是否还能记起这些琐屑小节。我的母亲去世多年了,随着时间地推移,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在我记忆里渐渐模糊成淡墨山水般的风景。静神凝思,尘世的喧嚣和工作的忙碌,抑或有意使我淡忘过去的一切。阴历七月十五,我回到故乡去祭拜母亲,在老屋后面,又看到了那棵极尽衰老的杏树,抚摸着那粗糙的树皮,仿佛抚摸着母亲因整日劳作而干裂的双手。我的脑际豁然开朗――我童年的记忆,骤然复苏了。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听母亲说,有好几次差点送了命。五岁时,和我一起玩耍的几个大孩子都上学了,我哭着也要去,父亲起初不同意,后来母亲说:“反正家里也没人照看,让他玩上两年算了。”
我就去了学校。那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母亲不仅要在生产队里下地干活,还要料理一大家子的家务。为了解决我们姊妹几个的温饱,母亲在劳动的间隙里做裁缝活。每做好一件衣服,有时能挣几毛钱,有时换回几个鸡蛋,也有在母亲的工分薄上记些工日的。母亲做裁缝活,大部分是在晚上,我们一觉睡醒了,母亲还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做衣服。当我背着母亲用各色碎布片拼制的花书包到学校,同学们别提有多羡慕了。
就这样,母亲用她超负荷的劳作,换来了一家人的丰衣足食。在七十年代,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是多么地不容易啊!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由于经常为衣服打包边,母亲右手的食指中间,磨下了一道深深的“小河”。
在我家的屋后,有一颗杏树。整个春夏两季,它是我最好的伙伴。早春三月,杏树刚打花骨朵,我便爬上屋顶,折几枝杏枝,插在盛满水的瓶子里,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提前观赏杏花。那心中涌动的融融春意,让我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满树的杏儿。当杏子才有羊粪蛋大小时,我们几个小淘气就开始行动了,一直吃到杏子成熟下树。甜杏核在当时可以算是“美味佳肴了”,至于苦杏核,孩子们先在地上挖一个窝,每人在窝里埋下相同数目的杏核,再用一个较大的杏核去打窝子,打出的杏核就归自己。也有人砸核取仁卖到药店的,但因为价钱太低,卖不了多少钱。
因为摘杏子而挨母亲的打,我还是第一次。当时,我偷偷地爬上房,上到树上去摘杏子,不料树枝断了,要不是书包挂在枝头拉住我,那可就惨了。母亲叫人从树上放下我,拿起一截断枝,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当时,我年幼无知,不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只认为母亲小气,还生了她好一阵子气呢。现在想来,母亲只是为我的安危着想,另一方面也心疼杏树罢了。
1980年,农村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学生小学毕业后,家长就不让读书了,可母亲却谆谆告诫我们兄妹四个,一定要好好学习。几个叔叔婶婶,在母亲面前泼冷水:“朝里没名字,头急成个蒜槌子。”然而,母亲仍然义无反顾地供我们上学。更为可敬的是,母亲对儿子和女儿平等对待,我的姐姐和妹妹,也一样读完了初中。当我拿到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母亲高兴得哭了:“平儿,我总算没有白养你。”她买了新布和新棉花,为我做了新被褥,还一再坚持要亲自送我去城里上学。
在我上师范的三年里,母亲老怕我吃不好,村上有人进城,她总要给我带些烙饼。她知道我爱吃杏子,每逢杏熟季节,总要让妹妹捎杏子给我。寒假回家,我还能吃上母亲晾晒的杏干,那香甜味,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记得在师范临毕业的前一天晚上,几个同学聚在一起,酒酣耳热之际,离情别绪便洋洋洒洒地抒发出来。有“小不点诗人”雅称的一位同学喝醉了,他抒情地大声吟唱着:“母亲/你是一颗杏树/你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留给大地佝偻的身影……”
当时,我哭了。是啊,母亲老了,她一生辛勤劳作,岁月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由于长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纫,母亲的视力衰退了,肺部也被黑烟熏坏――她得了严重的哮喘,一出重力便上不来气了,须仰起头休息一阵才行。
走上教师岗位后,我为母亲配了一副老花镜,每月还给她买两瓶乳白鱼肝油。她逢人就夸我有孝心,这使我在村子里着实荣光了一阵子,也使叔婶辈们羡慕不已。关于我找对象的事,母亲态度很明朗:“社会兴自由恋爱,儿子说了算。”我结婚以后,妻子在供销社上班,孩子只好由母亲照料,直到孩子四年级才转到城里。
母亲信仰佛教,每有佛经中不认识的字词,就会问我。我也替母亲抄过几本佛经,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佛说阿弥陀佛经》了。洋洋洒洒近四千字的经文,母亲竟能背得滚瓜烂熟。凭着还算扎实的古汉语基础,我也时常为母亲解释经文,这使她在同行的居士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就连我也倍受尊敬。母亲的乐善好施远近闻名,她常常周济那些生活贫穷的人们――尽管我们本身并不富裕。
那年冬天,母亲病倒了,腿脚肿得无法走路。住院治疗了一个时期,仍不见好转。我们拗不过她,只好把她送回老家休养。春节回家,母亲的身体有点好转,居然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了。她风趣地说:放心,我死不了。元宵节过后,因为学校开校,我得去上班了,没想到,那竟是我和母亲的永别。
母亲走了,她用一生的辛劳,为子女们换来童年时代弥足珍贵的幸福生活。如果说,积劳成疾的母亲有什么功德的话,那就是他的子女们依旧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母亲也带着佛教徒虔诚的灵光,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依照母亲生前的愿望,我们把她安葬在了故乡亥母寺对面的山坡上。
谨以此文遥祭一如杏树的母亲――愿母亲在九泉下安息。
王新存
尘封了三十年的记忆,愈加模糊,无论怎样开启,都不再明晰。只记得那一夜,天好冷夜好黑,
爸爸将三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半夜叫醒,匆匆带到 医院 你卧病的床前,眼前阵势让人心寒。你的气
息奄奄,不再能知晓眼前四人的望眼欲穿。再后来是披麻戴孝守在你冰冷的没了气息的床边。多少次
我想法很大胆,想揭开单子再将你看一看,十二岁的我还是没敢。再一夜我在那送葬队伍前面,泪流
满面,夜还是那样黑,天还是那样冷,脚下的路是那样漫长。
后来才知道,艰难的日子是那一夜慢长路的延续。没有了母亲,孩子没有了欢笑,丈夫没有了自信
没有了威严,家象一潭让人窒息的死水。父亲的眼里布满血丝,神情是那样沮丧,动作是那样疏懒。他
三十二岁的年轮上怎能经受青天霹雳般刀劈斧砍,此时,经常忙于公事的他,对母亲的失去,或许更多
愧疚,更多无奈。
三十年后的今天,往事如烟。你那一夜痛苦的声音,还在耳畔;你那一脸疮瘐,犹在眼前;你那临终前
几天的嘱托,还是那样沉甸甸;你爱吃的五厥巅,还牢记心间。只是记忆的锁链是那样易断,连接是那样困
难。我只能永埋心间。
我早逝的母亲,我会记住你年轻的面容,想你念你到永远。
您的儿子:新存
.2.19.
作者邮箱: tgzxwxc@163.com
[散文《母亲〉(网友来稿)]
母亲散文
我8岁那年,被我的妈妈扔在她家门口。这个生了我的女人说“你若跟着我,只有死路一条。你爸爸死了,我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那天,风很大,雨也很大,我妈紫色的衣裙在拐角消失的时候,我已经连泪都流不出来了。我在雨里大喊着追她,跑了好几条马路,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便站在马路中央,期望着有哪辆车把我撞倒,让我离开这个世界……傍晚的时候,我还是坐在了这个叫李春花的女人家门口。她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冷得发抖的孩子,一个装着几件衣服的箱子。她紧捏着我的胳膊,脸阴沉许久,一语不发地把我带进屋。
给我换了干净的衣服,她问我:“你妈还要你吗?”这话将我隐藏的泪全部引了出来,我点头又摇头,咬着唇,泪流了一脸。她有些不知所措,过后,把我拥在怀里,许久没说话。
我仰头的时候,看到她眼角的潮湿,她拿着吹风机帮我吹头发,她的手指柔软,怀抱里有浅浅的薄荷香。她说:“你看你的头发,和他一样,又直又硬。”她忽然丢了吹风机,“呜呜”地哭了。她说:“小暖,从今往后,有大妈的一口饭吃,就有你的一口。”我觉得这世界怪得很,她的男人在一个夜晚,为了给他的情人去买一份糖炒栗子,过马路的时候被车撞死。而我,她的男人和情人的私生子,竟然来投奔她,并被她接受。
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爱情,我相信再没有一个人会比她更爱我爸爸。她常常会抚着我的头发,吃饭的时候,也会盯着我的眉眼走神。她说“你怎么这样像他呢?”她给我转了学,领着我去报到的时候,她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你就告诉大妈。”8岁的心,已经为她的话语无比惶恐,只不过半天的时间,我便跑回来找她。她在上班,机器“轰隆隆”地响,她跑出来着急地问我怎么了。我只顾着哭,不知道该说什么。是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张口告诉她,班里的孩子都鄙视我,我的同桌,那个扎着花蝴蝶结的小女生,撇着嘴巴骂我无耻。她说:“你一个私生女,还厚颜无耻地来找人家养你。”我咬着唇,反驳不出一句话,她说的句句都是真的。
她问了半天,看我除了哭没有任何的回答,不禁有些上火,借了自行车到学校去找我的班主任。晚上回来的时候,她说:“这边房子价格涨得很好,我想把它卖掉或者租出去”我扒着碗里的饭没做任何回应,白日里那个孩子的话一遍遍在我脑子里回想,扎得我的心生疼。
夜里,我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她的房门半敞着,我看到她辗转着在床上没有睡着。我蹑手蹑脚地开门走出去的时候,听到她很警惕地起了床。
坐在小区的椅子上,夜这么黑,世界这么大,我已经不知道应该去哪儿。
我听到她一声声喊我的名字,看到她着急地从小区里跑出去。我把自己藏在黑暗里,张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只不过一个星期,我已经知道她的善良,她给我买了漂亮的床,很多的衣服和发夹;她每天都要从存折上取钱出来,为我“哗啦啦”地花出去:她还无比细心,才不过七天,我吃饭的喜好便被她摸得一清二楚,做饭不再放姜,西红柿记得剥皮她的好,让我惶恐,我以为她对我应该是恨呢,因为我的出现,眉眼里全摆明了她男人的背叛。我怎么可以留在她的身边,亵渎她的善良?
天快亮的时候,她在我母亲的小区门口等到了我。她说“你母亲说你没回来过,我知道你会来。”她只穿着一个外套,里面是单薄的睡衣,这个女人,在冷冷的石板上坐了五个小时,而我的母亲却在她离开后始终没有出来问过。
她说“大妈对你不够好,是吗?”我摇头,说一“是我配不上你的好。”她摸摸我的头发,“小暖,我们搬家。”只不过两天的时间,我们就从城西搬到了城东。我知道她的意思,因为这里再没人知道我的一切,没人会笑话我。城东的房价普遍要高,我们的房子租给了别人,每月还要再拿出一部分来租我们现在的房子。她给我找了学校,并和班主任谈了很久,送我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她竟然蹲下来亲了亲我的额头。那天的阳光那样好,她的身上像是披了金色的彩霞。
我没想到会惹她生那么大的气,15岁的那年夏天,巷子里的一个李姓男人送了我一串珍珠项链,光泽晶莹而诱人。他带我去他家,给我削水果,倒饮料。
我们刚坐下几分钟,她便砸响了房门。原来她下班早,邻居家的阿姨告诉她看到我进了那个男人的家,她便发疯一样追进来,冲着我大声吼,拉了我就走。我嘟囔着,她却急了,回手给我一巴掌。
打完之后,我们都愣了。她伸出手,想拉我,却又空空地收回去,转身回家。
第二天,她拿了很多钱,带我坐长途车,到了省城的一家西餐厅。看了半天菜单,点了芝士披萨、烤土豆、黑菌鹅肝牛排,还点了香浓的百利甜酒,一杯就30元。每个都是小小的一份,她自己却不吃。她说:“先前怪大妈了,女孩子是要富养的,什么样的世面都见过了,在诱惑面前才不会迷失。那个男人劣迹斑斑,你怎么可以要他的东西?”这个女人,花了几百块钱带我吃这一餐饭,想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真的懂了,却不是因为这一餐饭,而是因为她满眼的焦急。我说:“妈,我知道了。”我叫得有些含混,她依然听清了,她突然哭了。
回来的路上,她絮絮叨叨地跟我说了很多。她说,她始终不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她理解他,恨过,爱过,最终选择了原谅。
我纠正她,不是爱过,是爱着。
彼时,我15岁,已经明白了她的爱情,并为此震撼。家里依然有他的东西,他的衬衣领带都整齐地摆在衣橱里,他的父母她依然每隔几个周末会去看望,他的女儿她在养着……如果不是爱情,谁可以做到这些?
我18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回来找我,我的生母。
她在我的学校门口,让我跟她走。她说:“我现在一切都稳定了,你继父答应给你办出国手续,你大妈在给你收拾东西。”她的嘴一张一合,似乎这是再应该不过的事情。她说“那时候,我真的很难,什么都不能给你。”我摇着头,此时,心里想的全是她,李春花,这些年,她也真的.很难,但是,她竭尽所能地给了没有任何血缘的我。
母亲说“我已经对她说了,她同意了我带你走。”我的心轰然而响,怎么可以?她真的如此舍得我?
我一口气跑回家的时候,她在我屋里,坐在我的床上,摸着我的枕头,只这一个动作,便让我的心疼了再疼。她说:“你妈给了我好多钱,你看。”那叠钱醒目地放在桌子上,她拿着它们,挤出来笑容。她说“你走吧,要不然,这些钱你妈要收回去的。我现在退休了,这些钱对我有用。”我离开的时候,在门口给她行了大礼,跪在地上,磕了头。她低着头,直到我离开都没有抬起来,我看到她的脚面上有东西“滴滴答答”地砸下来,湿了一大片。
我没出国,只是去了离她几百里的城市。很快,我便收到她的汇款单,那些钱,她一分不差地给了我,附言上,她说“谢谢你陪我这些年。”我是哭着去邮局的,坐在邮局的台阶上,抱着那些钱不停地哭。妈妈,我何尝不知道她说那些话是让我离开,而我哪能不懂她。正因为懂她,我才乖乖离开,过她期望我过上的生活。
我每日坐地铁去上班,城市的人很多,立交桥复杂得很,常常让我迷失了方向。每次,我都会想起她牵着我手一路走的温暖。
我终于留在了这座城市,买了小小的房子。生母跟她的男人去了国外,她说:“你不去,我也做不了你的主,反正对你也是仁至义尽了。”可是,我对她,那个养了我十年的女人仁至义尽了吗?
我们像是有心灵感应,我买了车票回去看她的路上,接到了她的短信。她说:“小暖,我很想你……我最近身体特别不好,不知道为什么晕过去两次,这种时候,你知道我是多么多么想你啊!”她从来没用过这样的语气同我说话,她用了很多的感叹号,让我的心全部揪起来。我退了火车票,改乘最快的一班飞机,其实再赶到机场,辗转着只能快半小时而已。我发现我怎么有那么多的泪水,从安检到候机室,从起飞到降落,我不停地流泪。
邻座的孩子悄悄地问妈妈“这个阿姨为什么一直在哭啊?”他妈妈说“因为她想妈妈了吧。”我咧开嘴对她笑了一下,我真的是想妈妈了回家后,她正躺在我的床上,手里翻着我小时候的影集,看到我,竟然是满脸的愧疚,她说“啊,你真的回来了?你看,我怎么这么麻烦呢?”夜里,我躺在她的怀里,一直想告诉她,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北京吗?其实,只是因为她一直向往那个城市。她说,爸爸曾经带她去过一次,她说,那是她最美的一段时光,于是,便喜欢上了那个城市。她说,只要想起那个城市,便会觉得温暖。
我把这话牢牢记住了,我想让她跟着我去那个城市,我想给她我父亲欠她的一切,我想让她一直温暖幸福……
杨柳青青江水平,在繁花似锦的春天,百花齐放、莺歌燕舞,当暖暖的春风轻轻地吹过,就像母亲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脸庞,无比幸福快乐。
曾经有多少诗句,多少优美的语言都在赞美母爱的伟大,是的,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感受阳光的温暖,这般的,足以赶上太阳给予大地的恩惠。有人说,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健全的人。母爱就像一条清清的溪流滋润着孩子干涸的心。只有母爱才能塑造一个完美的心灵!荷马说:“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他们都要长久。”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一个人不论有多么大的.成就,起点就是拥有生命,而生命的孕育者就是母亲。她并不求回报,但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并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个愿望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更是神圣的。母亲的笑,像一枝盛开的康乃馨,那么美丽,那么纯洁,那么温柔,给人以安慰,给人以信心。每当我忧郁,难过的时候,总有母亲亲切的指导和教诲,让我走出阴影,重拾信心,永远坐在前排。
那是去年的一个冬天,傍晚我独自走在孤独的回家路上,寒风无情的吹在脸上和身上,不时打个寒颤,路边的小树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生机,此时此刻,我也早已忍不住这般凄凉,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终于,我还是领会到考试失利的痛苦。“对”与“错”一直在脑海里回旋,环绕,抹不去,忘不掉,就那么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走着。不远处,在眼泪的映照下,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微微笑着,向我招手。那好像是妈妈,我一时有些慌张,“怎么办,我该怎么解释呢?妈妈一向对我要求严格,她一定不愿听到这个吧!”我放慢了脚步等待着暴风雨的到来。一向细心的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不对劲。妈妈轻轻的问:“我的宝贝女儿,你怎么了?”我竭力忍住内心的悲伤,可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妈妈,我——我”此时,我不知如何向母亲诉说,一下扑在了妈妈怀里失声痛哭起来。母亲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可她什么也没说,也紧紧地抱住我。一会儿后,我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
回到家,母亲没有再问我,我也终于是什么也没说,就这样一直等到晚饭过后。我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煎熬。在晚饭过后,我鼓起勇气,走到妈妈的卧室。她正坐在那里看书,看到我进来,说:“有什么事么?说就行。”“妈妈,我——我这次单元考试失利了。”我哽咽着,用极小的声音。母亲听后,看了我一会儿,而我的眼泪却又一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母亲并没有对我发脾气,而且我也没有感到一丝暴风雨的气息。而她对我微微笑着却让我更加不知所措。母亲轻轻地对我说:“你能告诉我,真好!我一直希望你能主动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你知不知道,当你抱着我哭的时候我心里有多么痛苦,妈妈只希望你能坚强,能不怕困难,这次没考好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不能正确看待,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你一定要记住,不能害怕挫折,分析原因,在努力一些,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忽然感到心里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还哽咽着。“天色不早了,快去睡吧!”我走回房间,不禁又流下了眼泪。
那番话,让我感到无比温暖,让我重拾信心,更让我感到了母爱的力量。从那以后,我很少哭过,真的坚强了。感恩母亲吧!是她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感恩母亲吧!是她让我们充满力量;感恩母亲吧!没有她,我们就不可能拥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