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半路出家的故事

半路出家


[成语拼音]
bàn lù chū jiā
[成语解释]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典故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宋朝皇帝在昊天寺上香敬佛遇辽兵围困,杨令公率七个儿子前来救驾,其中三个儿子战亡,一个下落不明。后在伐辽战争中遭元帅潘仁美陷害,杨家只杨六郎幸存,在归途中,杨五郎因当年战败出家当和尚挺身而出救了杨六郎。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