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感恩施恩的主题班会(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

感恩施恩的主题班会(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


  

主题设想:

每个生命像是一个大坛子似的容器,而我们生命中最初的那个坛子就是父母为我们塑成的,他们为我们装进假恶丑或是真善美,那是生命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底色。由感恩父母到感恩社会、感恩国土,然后懂得施恩父母,施恩社会。

  

具体活动:

  1.开场小品 开场白 小品

  2.引子:提问与总结 引出话题

  3.高潮:观看纪录片《邝丹的秘密》(一个深圳打工者的女儿眼中的父亲)(见本站影音频道),展示同学自己父母的故事

  4. 思考:学会施恩。学习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演《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5.写体会以期在落实于行动。

  附:摘录同学在作文《我的父亲母亲》里的一些精彩片断:

  纷繁细琐的记忆开始涌入我的脑海:为什么餐桌上每次放在我面前的总是最可口的菜肴?为什么每个周末回家总能闻到阳光的气息裹在棉被里?为什么我的被子总被晒在阳光最充足的角落?又为什么那盆我无暇照料而不得不放弃的月季依旧开得灿烂?……这些被湮没的记忆终于找到了答案。(金丽吉)

  现在我已长大了,已经没有像以前那么多的闲暇时间听母亲讲过去的事了,即使周末放假回家,我除了匆匆完成作业,还要看似乎一集一集似乎永远也播不完的电视连续剧,或者在网上没完没了地搜索。

  然而,很多次,当我正沉浸于精彩的网络世界时,突然听见母亲喊我下楼去,急急忙忙冲下楼,问她什么事。母亲总是笑着摇头:“没什么……只是叫你一声……”次数多了渐渐明白母亲的失落和寂寞。或许我应该多抽些时间陪陪她。(郑晨)

  母亲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但从来不会把我书桌上的一张纸扔掉,哪怕上面打满了草稿我认为已经没有用的。记得刚上小学时是母亲帮我包的新书,虽然早已不让母亲包书,可我永远也比不上母亲包得好。(孙治中)

  母爱其实就像白粥一样,淡淡的没有味道却总是给人心灵最深的温暖,可喝的人还在埋怨它的无味。(孙铭琪)

  去年暑假我一个人去远在王江泾的哥哥家玩。临行前由于母亲略微说了我几句,我便和母亲吵了。赌气之下我把行李一股脑儿丢给了母亲,自己独自向车站走。没走几步,我回头一望,只见母亲倾斜着身子,两只手奋力抓住大包,步伐有些零乱,艰难地前行着。她不断变换着拿包的姿势,以求在变换中缓解压力。我的怒气全无,我感到不忍,甚至有些感伤。我低着头慢慢来到母亲身旁,尽量避开她的目光,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了句:“我来吧。” (吴霆)

  两年前父亲决定去上海谋求发展,我则留下来继续上初中。于是我的单身生活也随之开始了。孤独是痛苦的……经常跟父母通通电话,不为别的,只想听听那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听听那絮絮的叮嘱与悉心的鼓励,让爱化作勇气去面对一切。别人都跟父亲说给我办张卡,这样给钱方便,父亲却一直不肯,我知道,他只想过来看看我。(王鹤明)

  我拿着一张家长会的通知单到他和妈妈的房间。他们正在看电视,我原本想,让他们知道一下时间就够了。事情的发展却令出乎意料之外,他和妈妈竟比赛起朗读通知单了,他和妈妈都只上过五年的小学,现在又过了这么多年,虽说他的交际范围比妈妈广得多但与那些方块字打交道的机会也不多。那些七十二变后的拼音从他有些厚实达到嘴里蹦出来,我乐得跟什么似的。(沈斌)

  小时候,母亲常说:“你一个人呆在家里吧,不要出门,陌生人喊不要开门……”父亲则不:“跟我们一起去采桑叶吧!我给你讲故事,走喽。”暮春的桑园,碧绿碧绿,肥大的桑叶饱含了汁水,枝头挂满了各色的桑果,十分诱人。遮天蔽日的桑叶下,父亲娓娓道来:“从前有一只鸟……”

  我时不时还问些令人发笑的问题:“把桑叶都采掉了桑树会不会疼?”“采桑叶就是给桑树换套新衣服--你要穿新衣服,它也要啊!”一阵愉快的笑声便在桑园荡漾开去。

  一转眼当初那个在桑田里雀跃的我变成 一个文静地走在校园里的高中生,而那些童话寓言对我也失去了吸引力。我不听父亲给我讲故事了,倒是父亲常常来问我一些问题:“这个字怎么读?”“替我看一下这帐目怎么算?”这个面积怎么算?”着实让我骄傲上好一阵子。(乐月琴)

  从明天起做一个让母亲幸福的女儿。(陈蕾)

  因为家在农村,初中开始就住校,每到周末时依依不舍返校的心境现在还很清晰。这次寒假结束时我一个人起早返城工作:天是刺骨的寒冷,我起早赶车,一路上想着我那尚熟睡的操劳的父母,心里充满了骄傲和感激,骄傲的是现在早起的变成了我,手里的行李有些重,但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好比是从父辈那儿接过了一件神圣使命般的自豪感。感激的是,从二十五年前在这个小村呱呱坠地到十多年异地求学到自己终于成人独立,这过程我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期待?这一程程路能承载这二十多年的艰辛吗?(小溪潺潺)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