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范浚的诗文(166篇)
朱熹两次主其家拜访,绋不遇。绍兴二十年(1150)卒,年49岁。朱熹又亲临吊唁。香溪范氏宗祠有楹联云:“朱子三方地;朝廷七聘家。”即记其事迹。
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18岁的朱熹因早就听说范浚“学甚正,而不知从何学”,于是在赴杭途中特意去香溪拜访,不遇。过了2年再次专程登门拜访,仍不遇,“因录屏书《心箴》而旋”。后来,朱熹把《心箴》编入他自撰的《孟子集注》。值得一提的是,范浚比朱熹年长28岁,此时朱熹是以求学者的身份来拜访的。明嘉靖间,皇帝听经筵讲官翟銮等进讲《心箴》,“敕建敬一亭,刊立《心箴》于天下学宫,特赐专祠春秋二祭”。可见范浚在南宋理学研究就在朱熹此访当年,范浚逝世。终年49岁。朱熹亲赴吊唁。于是有“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的美谈。32年后,朱熹在理学方面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他为范浚作《香溪范子小传》,称范浚为“子”,可见对其尊崇之意。其中说:“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近始得学行之详于先友吕伯恭(吕祖谦),庸述小传以闻四方学者。”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二。宋代。范浚。 春来物色已争妍,梅柳低昂古道边。放步径从莲社去,逃禅要学饮中仙。
次韵婺守林懿成检正游赤松绝句四首 其四。宋代。范浚。 殿邦政迹茂棠阴,著屐题诗寄意深。应有高人陪皂盖,烟萝深处得幽寻。
池上晚酌。宋代。范浚。 雨馀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白鸟联拳相对立,红蕖粲艳一时开。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池上晚酌。宋代。范浚。 雨余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白鸟联欢拳相对,红蕖粲艳一时开。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避盗泊舟武康远光亭下与同行分和杜工部诗伤。宋代。范浚。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