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堆排照曲廊,犹能风底漏微香。
朝饥百绕啁啾寂,劫末孤逢意绪长。
写影移添张壁画,披衣遥认溢楼霜。
吟人自媚双烟坐,偷笑城头雁骛忙。
方巡视残菊宗武示晓起独坐之作因次和。近现代。陈三立。 残菊堆排照曲廊,犹能风底漏微香。朝饥百绕啁啾寂,劫末孤逢意绪长。写影移添张壁画,披衣遥认溢楼霜。吟人自媚双烟坐,偷笑城头雁骛忙。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中岩留别余方池草池兄弟。明代。杨慎。 又别中岩二十春,禅枝忍草几昏晨。三生水月淹留地,万里江山感慨身。楚泽羁累吟北渚,谢家兄弟饯南津。酣杯且喜朱颜在,览镜休惊白发新。
闰重阳邀众社集座中又呈一律。明代。石沆。 两回风景惜重阳,倏见秋容变故常。杨柳叶干前夜雨,芙蓉花老及时霜。极知酒是消愁物,何处台非戏马场。拉得相知开口笑,不嫌醉倒菊篱傍。
和王瑞之旅怀见寄。明代。张宁。 万卷图书一苇航,不因流落滞遐方。行迟秖为山留坐,閒绝惟应酒送忙。旅馆风烟多胜日,故园桑梓未斜阳。秋来亦有归飞燕,王谢堂高是异乡。
湘月 秋柝。清代。杜贵墀。 声连万户,更谁家思妇,相和砧杵?角倦笳慵辛苦向,三十六街催曙。眠待迟归,会怜轻别,记个人听处。征衫正薄,那堪敲傍孤旅。劳汝绕遍重闉,堤防密密,怕梦魂飞去。万递千回愁共永,还杂滴阶凉雨。征马嘶霜,荒鸡啼月,多少良宵误。扁舟明日,雁更还在烟浦。
苍梧扈驾谒兴陵。明代。陈子升。 旧邸瞻神庙,前旌指孝陵。松坛开虎拜,桂海溯龙兴。羽卫千官导,戎衣列圣凭。他时天子孝,文在泰山登。
杂体诗 李都尉陵从军。南北朝。江淹。 樽酒送征人。踟蹰在亲神女。日暮浮云滋。握手泪如霰。悠悠清水川。嘉鲂得所荐。而我在万里。结友不相见。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