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然新诗随崖谷,一片寒光浮越罗。
字搜珠现竭骨嵌,笔捲波浪乾银河。
未能力学自知婢,正使工诗奚足多。
矧兹小技尚未至,识论我私当如何。
次韵谢敬存见寄。宋代。汪炎昶。 锵然新诗随崖谷,一片寒光浮越罗。字搜珠现竭骨嵌,笔捲波浪乾银河。未能力学自知婢,正使工诗奚足多。矧兹小技尚未至,识论我私当如何。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赋竹宫羽人芸谷。宋代。张炜。 昔年摘叶更寻枝,踏遍山巅与水涯。今日华阳亲荐得,玉苗仙草映灵芝。
凤山逸士周遇仙谣。宋代。唐士耻。 信云步谒洞霄宫,饭罢从游西复东。唇笛啸时吹白日,诗肠开处嚼清风。兀兀腾腾心了足,湾湾屈屈水欹曲。玲珑绿影万株松,潇洒清空二亩竹。天风吹泉飞雪花,溪石漱玉磨银牙。白云破碎漏天碧,青霭牵连遮日华。玉溜几声鸣绿荠,金藤千尺走青蛇。羊肠蟠路上天去,鹿角枯槎连日坠。一双素足已升腾,万顷红霞留不住。擘破青空见太清,飞连宝殿非凡成。水晶楼阁奏金韵,翡翠帘栊振佩声。白雪翩翻霜鹤舞,彩云缥缈花鸾鸣。中有真人鼎玉立,晴光闪电琼波溢。笑整霓裳曳绛霞,红云影里轻相挹。琳琅清彻语希夷,嚼玉吐琼声不移。素手擘开碧玉匣,青空飞出丹虹霓。蟠摇活走绕天阙,冲透太虚光皎洁。须臾直上紫霄中,宝篆飞腾罗日月。影摇六合金色光,丹凤对跃苍龙骧。回头指点青空里,玉籙丹台已籍纪。低头招手令向前,漏泄天机敛不已。等閒赠我赭丹砂,行满功成归我家。天上逍遥多快乐,人间纷扰无垠涯。丹砂接得便吞了,回首云軿俱杳杳。楼阁烟霞景万般,一时不见青天晓。世人世人知不知,既知何必生迟疑。早求一闢大罗月,千古万古生光辉。人生在世空汩没,自从形骸朽肤骨。为求名利不閒心,名利既来心恍惚。何不炼内丹绝外物,笑著云衣傲朱绂。灵丹养就出神炉,慧剑飞腾超月窟。且无俗事更关心,一段光明耀古今。声迹超腾青嶂外,影形飞入白云深。脚跟不点红尘起,指甲时挑碧玉琴。莫道神仙无实语,世间几个是知音。
嘉禾百咏 其六十三 三塔。宋代。张尧同。 石匮埋神物,灵光照夜多。龙归天上后,无复更风波。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 其三十九。近现代。周岸登。 风怀桃叶伴桃根。衣袂啼痕间酒痕。毕竟不关惆怅事,十年花月别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