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长安春书。宋代。寇准。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宋代。张嵲。 口如布谷本无语,身似虚空何所还。观音岩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立春十四韵。宋代。刘克庄。 嘉平至孟陬,丽谯春再颁。齐民拨不开,杂遝来如山。农家卜休咎,多以觳觫观。颇闻举体赤,其咎为燥乾。又云尾角白,亦虑冬祁寒。吾惫不能耕,对之发长叹。平生愿丰心,虽老犹如丹。方兴西畴务,稍觉南船悭。展转夜少眠,呕噎晨废餐。敢望馀粮栖,渐恐拾穗难。陛下仁如天,役简税赋宽。临遣皆循良,黜削先饕残。一丽丹书内,孰若青史间。仆方侪民伍,谁为语县官。
相逢乱后复何言,舌在相看各自扪。禽尚愿虚山未买,荆高客散酒难温。
炭炎炉上谁先觉,箭处弦边亦钝根。老向夷门寻旧隐,遥知城市似山村。
周世臣同年来京师酒楼话旧即返汴梁见赠一诗次韵奉答。清代。夏孙桐。 相逢乱后复何言,舌在相看各自扪。禽尚愿虚山未买,荆高客散酒难温。炭炎炉上谁先觉,箭处弦边亦钝根。老向夷门寻旧隐,遥知城市似山村。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刘氏善举。两汉。佚名。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