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
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唐代。罗隐。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台中。明代。释函可。 无聊长寄一枝筇,悔不同君四百峰。旧榻尽容狞虎待,半铛常煮野云供。到家应共怜穷子,博饭无如学老农。从此入山惟稳睡,只愁僧打五更钟。
恭和令制感秋。宋代。姜特立。 金虎肃秋气,属兹摇落时。淅沥暮蝉澁,嘹唳征鸿悲。遥巘云冒絮,平林露成帷。黄凋菡萏盘,戏坠芙蓉枝。湿叶填断堑,寒藤蔓荒篱。东储感物变,西陆占星移。清风已预戒,秋阳岂难知。偶氽叹憭栗,旧然吐新奇。想象酒方酣,浩荡思无涯。不学楚人赋,载赓豳土诗。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朝三暮四。两汉。佚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再答。宋代。叶梦得。 生涯久许捕鱼郎,凫雁相追不乱行。但遣陶庐有松径,不辞楚酒醉椒浆。交情老柏寒方见,妙语灵珠夜有光。回首渐知归路好,已看梅柳动初阳。
秋丁卧堰合楼。元代。艾性夫。 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追思往事浑无寐,寂历虚檐月半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