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藉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玉楼春。宋代。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藉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千山偶成。明代。释函可。 枕石欹眠覆短松,到来时有鹿麋踪。边愁浣尽山山雪,乡梦敲残夜夜钟。一钵野蔬消不了,半龛寒月幸能容。故人相忆如相问,只恐携云过别峰。
凤辇鳌山出上京,长安宫阙暮云平。千枝火树宜春苑,万炬金莲不夜城。
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丽人行。江楼此夕频搔首,饱看梅花上月明。
忆燕中元夜与朱十六童三安二纵游长安陌上今倏十载矣山馆寂寥再逢兹夕感旧赋此。明代。胡应麟。 凤辇鳌山出上京,长安宫阙暮云平。千枝火树宜春苑,万炬金莲不夜城。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丽人行。江楼此夕频搔首,饱看梅花上月明。
出南郊清甚。宋代。程珌。 春风吹屣到南园,着酒涂酥花正繁。更喜满前无俗物,横塘疏竹渭南村。
送潘仲明医谕之泰兴。元代。成廷圭。 舟行三百里,直到县门前。不请居官俸,多收卖药钱。年丰沙米贱,江近网鱼鲜。莫起归来兴,于今令尹贤。
哭亡侄孙士铨。清代。汪嫈。 三岁抚汝大,十八弃我去。经年泪眼枯,魂魄归何处。汝母托我日,跪床泣告语。侄妇死如归,伤心惟稚孺。侄身当中年,妇死必再娶。悯子饥且寒,莫免芦花絮。成立岂易言,不肖尤堪惧。怆绝辞未终,双手亲交付。■我忍泪听,抱汝曲劝谕。一痛忽剪决,生死判急遽。抚汝从兹始,性命相依附。到今十五年,苦心向谁诉。冻馁固可虞,温饱益增虑。疴痒最关怀,焦劳夜复曙。曾记一医来,目我为乳妪。四岁教识字,解诵唐人句。送汝入塾中,督责不汝恕。恐汝德不修,恐汝学不裕。历择名师从,璞质勤磨铝。喜汝尚好学,光阴弗自误。学业渐可观,长者咸称誉。勉然品行修,立身得依据。爱敬根性天,事叔如事父。谓叔性豪侠,轻财略无度。负累日益深,积重病成痼。胡不归里闾,资斧从容措。侄善事大母,叔无忧内顾。门内百事宜,未可倚厕庶。万一值艰难,吾师堪借箸。汝叔闻汝言,意决任驰骛。去去倏两年,家书盈尺素。师教汝秉承,读书明世务。家事无钜纤,若马能驾驭。一一体我心,假手挥仆御。叔母爱汝挚,恩慈多煦煦。叔父寄书来,称汝有才具。云儿年卅六,得子望虚屡。侄辈幸得人,吾家本根固。我阅汝叔信,悚然增觉寤。慎重加汝餐,汝好希光祚。胡天不右汝,一病即物故。悲哉我何堪,惊怆瞥僵仆。祸及太无端,痛哭将天吁。我自究我心,何事干天怒。即论汝为人,亦应得天助。年少笃天伦,醇悫本畀赋。处事虽精明,浑厚随■寓。往往律己严,待人气和煦。古谊交朋侪,肝胆每倾吐。岂无富家子,膏粱与纨裤。媮薄无性情,汝心最深恶。天真汝未漓,见义力争赴。先达与乡贤,见汝翻忻慕。依依我膝前,相离未寸步。祷我寿而康,晨昏香一炷。偶逢我疾作,汝心辄惊怖。汤药汝亲尝,悉心为调护。侍奉竭欢娱,片言莫我忤。诣力进竿头,经史渐镕铸。指顾青云霄,毛丰卜腾翥。意此鑫席才,应到玉堂署。祖德扬清风,君恩承湛露。而我衰迈年,绵弱难吹呴。得见汝成名,我志聊堪足。今乃大不然,逆境来错愕。匪云天作孽,于事何抵捂。明知冥漠中,修短关定数。奈我心枯寂,兀坐若泥塑。往事一回首,默然神瞿瞿。汝父久赋閒,守株空待兔。更抱西河痛,岂复有生趣。汝叔犹远游,飘零悲客路。望汝心殷殷,那堪闻此讣。痛汝盼叔归,病中神远注。叔归汝长逝,一散遂难聚。日夕恸不忘,涕泪无所住。六洲三岛间,闻有返魂树。汝魂招不来,我目已如瞀。古寺风潇潇,灵輀且安厝。期汝送我死,今反展汝墓。问天天无言,此理终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