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春浅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福地同游胜独往,中天一览破千闻。
于今难拟《高唐赋》,何日重开衡岳云。眼底流求弹丸耳,楼船曾见汉家军。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 其三。元代。程钜夫。 炎方春浅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福地同游胜独往,中天一览破千闻。于今难拟《高唐赋》,何日重开衡岳云。眼底流求弹丸耳,楼船曾见汉家军。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
程钜夫。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不作秦人视越人,深怜里舍甑生尘。恨无广厦容寒士,安得洪炉煖曲身。
草木照人俱有艳,珠玑满地不忧贫。凭谁扶取浮云破,莫待功成始放春。
赵仲永和东坡汝阴雪诗并举赵德麟赈济故事见示遂次其韵。宋代。王十朋。 不作秦人视越人,深怜里舍甑生尘。恨无广厦容寒士,安得洪炉煖曲身。草木照人俱有艳,珠玑满地不忧贫。凭谁扶取浮云破,莫待功成始放春。
得三叔父书。清代。林旭。 叔父归乡里,我心日悠悠。昨者寄书至,惟其疾之忧。跪读三四遍,涕下不能收。出门已三载,倦翮乐暂休。诸弟肯读书,但苦饥肠㵞。选官缘资格,争席伤蛙
登见海亭一首。明代。黄省曾。 孤亭标紫汉,高眺俯苍茫。绿雨残空色,黄尘阔海光。山微疑瞩岛,树远恍看桑。挂席须明发,波臣酹一觞。
南阳诸僚和留别诗再和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 王事勤劳得少休,全家喜复入汀洲。懒于荣路占淹速,尚有浮生任去留。名誉未须惊谷口,功名终亦困壶头。归栖拟种千竿竹,便与题为潇洒侯。
西园即景。清代。李长霞。 老树邀寒色,空烟淡夕晖。鸣风秋叶急,垂架晚瓜稀。花暖蝶为幄,苔寒石作衣。萧然怜景暮,络纬促鸣机。
题詹仲信所藏米元晖云山小幅。宋代。陆游。 一棹朝南暮北风,奇峰倒影绿波中。定知渐近三山路,认得渔翁是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