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有良贾,弦高与奚施。西市黍离国,东遇虎狼师。
乌犍纳犒质,白壁通款辞。乙丙已奋气,殽函成积尸。
小邦得干城,强敌亦何为。
续百一诗 其九。明代。杨慎。 郑国有良贾,弦高与奚施。西市黍离国,东遇虎狼师。乌犍纳犒质,白壁通款辞。乙丙已奋气,殽函成积尸。小邦得干城,强敌亦何为。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登乾明院碧藓亭。宋代。梅尧臣。 余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修竹蔽觚棱。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丙申九月十六夜寓琴川客馆梦亡徐氏女兄。唐代。龚诩。 月冷霜悽夜未终,偶然相见梦魂中。从容尚说平生话,清瘦还如旧日容。生死固知难再会,幽明何幸得重逢。觉来无语空垂泪,恨煞穿云晓寺钟。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其八。明代。谢元汴。 屈指中原秀,英雄有几人。奇才多剑客,劲草化秋尘。仇国郇模字,支天洗氏臣。谁能诛九日,血赤石麒麟。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宋代。陈翥。 曲江晴望好,近接梵王家。十亩开金地,千林发杏花。映雪犹误雪,煦日欲成霞。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芳景堪游处,其如惜物华。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宋代。刘克庄。 举世尽兄孔方,无人敢卿五郎。客喜大夫粪苦,奴夸太尉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