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苛政猛于虎。两汉。佚名。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
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壹:真是,实在。(4)而:乃。
然:是这样的。
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焉:于此,在此。
去:离开。
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同“志”,记住。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篝火下脩岭,褰衣涉清川。夜投故人庐,洞壑藏真仙。
一水远萦纡,两山对蜿蜒。但见烟云深,不识车马喧。
庆元己未冬至前二日访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访吴必大林季亨容之偕行爱其溪山池亭之胜为之赋诗。宋代。黄干。 篝火下脩岭,褰衣涉清川。夜投故人庐,洞壑藏真仙。一水远萦纡,两山对蜿蜒。但见烟云深,不识车马喧。主人敬客至,杯酒罗堂前。诸孙竞劝酬,烹羊杂鸡鲜。同来二三人,妙语争春妍。此会良独难,达旦不复眠。鸡鸣秉烛游,到君新池边。中有读书堂,藏书足精研。把笔记姓名,徘徊怅无缘。天明驱车去,去上层冈巅。回首三叹息,安得数亩田。结茅与君邻,啸傲终残年。
和曾运使 其六。宋代。释慧空。 诗坛拜将思工部,我已佯狂类万回。赖有江西老尊宿,揭天棒喝待方来。
传舍笑萍踪,花好留人看。来与秋芳作主人,三径归新管。
匝地俨铺金,耐久回冬暖。点点霜华似滴珠,更助琼枝灿。
卜算子·忆菊续咏。前岁有作,专咏京师旧事。今广之,复成八阕 其六。清代。夏孙桐。 传舍笑萍踪,花好留人看。来与秋芳作主人,三径归新管。匝地俨铺金,耐久回冬暖。点点霜华似滴珠,更助琼枝灿。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三。明代。徐渭。 或授别传留公案,嫱自请行或为汉。总归坏秤无准程,须马急时将妾换。
忆江南 其一。唐代。吕岩。 淮南法,秋石最堪誇。位应乾坤白露节,象移寅卯紫河车,子午结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