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早行。唐代。杜牧。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前四句写早行所感。起早赶路,诗人没有明说早到什么时候,他只说自己上马启程以后,无力地垂着马鞭,而让马自己自由地前进;走过了数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还未听见鸡鸣。“林下带残梦”使人意会到诗人是由梦乡中被唤起来上路的。以致出发以后,依然梦思缕缕,睡意绵绵,足见其赶路之早。“叶飞时忽惊”,是对上一句诗的承接和申述,进一步强调出“早行”来。“林下”和“叶飞”互文,只有在林下路过,才会被落叶所惊醒。这就把行旅者早行时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来。
第五、六句是诗人通过自己身处的环境来写早行。“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正反映出晚唐时期动乱的社会现实中,诗人早行时的心理状态。此刻天时尚早,天宇大地还笼罩于一片迷蒙的夜色之中。这种情景,对于一个野旅行役者来说,是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之感的。前路漫漫,思绪纷乱,各种各样的操心也就油然而生。“孤鹤”与其说是真实之景,还不如说是作者的自况。诗人的心绪不宁、心神不定,不言而喻。因此,这两句诗明显地表达出诗人早行时的那种特有的悲怆、孤度寂莫的心理感受。至此,早行时的凄清气氛、早行者的孤苦情绪,情景交融地表现了出来。
后两句写作者和僮仆的交流和行为。“僮仆休辞险”,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作者回答说“时平路复平”,当然,此“平”非彼“平”,作者结尾用这种与僮仆之间近乎玩笑般的对话作结,也正反映出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和担忧。作为晚唐的一位诗人,杜牧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望岱。清代。汪绎。 矫首原从万仞论,千年汉畤上公尊。峥嵘直上疑无路,呼吸通天尚有门。独立岩岩真气象,满前叠叠尽儿孙。闲云莫恋山头住,四海苍生正望恩。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二。明代。祝允明。 驱车出衡门,薄游览九州。东征略瀛海,西陟升昆丘。冠巾岱华竦,襟带江河流。验迹章亥趾,裁贡禹王畴。汎观山海图,遐寻府穴幽。八维何所极,撮土此可求。
题蔡生竹里茅檐似野航。宋代。胡寅。 诛茅自结林中屋,林密先删百竿竹。南山献状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谁知江海蔡中郎,岁晚栖栖泊岭阳。未有净名方丈室,小斋聊寄锦江航。劝君须学逃名隐,题揭徒然绚黛粉。诸看郑圃四十年,妙在不知而不愠。我今亦住茅竹间,身世浑如系缆船。空间之中何所有,圣门勋业浩无边。此君且伴幽人趣,时来岂不茅连茹。瓶罍果醉两三人,会约伊渠杖藜去。
北窗。宋代。陆游。 北窗本意傲羲皇,老返园庐味更长。犊健戴星耕白水,蚕饥冲雨采青桑。俚儒朱墨开冬学,庙史牲牢祝岁穰。从此鬓毛虽似雪,未妨击壤颂虞唐。
归雁。明代。周伦。 春半归鸿急,相呼旧侣鸣。龙沙矰弋少,水国稻粱轻。㩳翮塞云近,排空边月明。无端远游子,翻失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