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其二

移居·其二朗读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展开阅读全文 ∨

移居·其二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08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当是移居后不久所作。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81-84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37-542

3、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67-368

展开阅读全文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朗读
(1)

猜你喜欢

腊残春动雪消初,才读浔阳九日书。魏阙江湖犹剩汝,中年哀乐正愁予。

论交宿昔心仍在,报国蹉跎计未疏。终见汉廷徵汲黯,郡中早晚候轺车。

(0)

拜象驯犀角抵豪,星丸霜剑出花高。

六宫争近乘舆望,珠翠三千拥赭袍。

(0)

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

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

(0)

荷泻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

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

(0)

仙药驱风力最灵,九华山里老藤青。三更花露调冰椀,一斗松醪倒石瓶。

博士传方消痼疾,衰容涉世保馀龄。更烦大笔重题品,续入神农本草经。

(0)

春候倏已和,林上鸣鸟哗。

前日是清明,骤雨沾梨花。

(0)